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原创互动 > 正文
 
被大师套牢 布满鲜花的陷阱--拯救股市(48)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20日 17:05 新浪财经

  有人戏言,股票市场中谁都有风险,只有股评家没有风险。言外之意,做股评是一个只赚不赔的行当。刚过而立之年的费斯特·温南,是美国《华尔街日报》著名股评专栏“街谈巷语”的主笔之一,该栏目在美国股民中可谓“一纸风行”,温南从1983年10月到1984年2月,每写一篇“街谈”之前,总要鬼鬼祟祟地给股票经纪人彼待·布朗特打电话,提前泄露文中将评价的上市公司,27次共获利69万美元,东窗事发后,温南被判刑,这就是闻名世界股市的《华尔街日报》丑闻。

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 不见不散约会新主张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迅速扩大,证券投资咨询业也膨胀起来,在各类传媒中,在各种名义的讲座、报告、分析会上,总有一些股评人士诲人不倦地教导股民擦亮眼睛,寻找“黑马”,为股民拨云见日,而他们往往也借此鼓起了腰包。单就讲座而言,由于门票价格多在20-100元之间,有些名气大的股评人一次讲座的收入在3000至5000元。一些关于在市场上捕捉“黑马”的庄家,当他们把股评一而再、再而三地炒高后,为了达到出货的目的,也很需要有人为他们“抬轿子”,就在许多不明真相的人哄闹着买进他们“推荐”的股票的时候,庄家早已在那里“落袋”为安了。某投资者购入“苏三山”15万股后,胡编一家并不存在的“北海正大置业”公司,并在海南一家报纸上撰文说,这家公司将大量收购“苏三山”股票,结果“苏三山”股价从8.3元飙升至11.4元,此人从中获取了暴利。

  对股民来说,最为熟悉的莫过于在媒体上频频亮相的“股评家”了,股民们对他们从奉若神明到弃如敝屣,万千心态一言难尽。

  开始,股评被抬到了一个不适当的高度,普通股民中出现了“股评崇拜症”。一些股民,每天必看报刊上刊载的一些行情分析文章。由于股民的消息来源有限,这些被人们称之为股评的文章,一律受到追捧。股评人士的知名度日益提高,在股民中也受到了空前的拥戴,自然,股评家个人的收益也日益丰厚起来了。股评,顿时成了中国股市连带产生出的一个新的职业。这很快在市场上产生了“滚雪球效应”,全国各地不少人纷纷加盟于此,在报刊、电视、电台上开设股评专栏,在证券营业部里开办股市沙龙。

  在股评界有几位著名的“股评神话”。他们在股票市场上的名气主要源于其每周五闭市后推荐个股,周五闭市后,这些股评家们会推荐一只或者几只股票。熟悉“股评神话”的人说:“最神奇的是下周一开盘,他们所推荐的个股必然出现涨停板。”“凡是股评家推荐的个股基本上第二天就会涨,涨幅不一定很大,但是必然要涨。”然而熟知这些“股评神话”的投资者都知道,“他们推荐的股票要么根本买不到,每天高开高走;要么买上之后,涨个2%就被套牢。”

  进入2001年,中科创业事件爆发,庄家吕梁以k先生名义在媒体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成为吕梁做庄中科的重要武器之一。之后,亿安科技、银广夏等股票市场大案中,都有“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的身影直接或间接地闪现其中。

  2001年6月,某中级人民法院对国内第一起不实股评案作出终审判决:因发表严重失实的股评而导致上诉人山东股民张某“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股评家熊某,被判赔偿上诉人损失77506.18元。

  中国证券网曾对三大证券报自2000年9月7日至11月14日所发表的各种形式的股评和荐股文章进行过统计,并按荐股在有效期内的涨跌幅度给出评分,得出的结果令人惊讶:按所列入的股评家人数计,304人中152人得了负分,正好占50%,胜负相抵;304人总共得了60.32分(每人满分应为100分),平均得0.1980分,接近0分。按所荐股票的数量计算,在43个交易日中股评家总共推荐股票4937只(次),平均每只(次)得分0.0122分,勉强没有全军覆没。

  (注:本文为蔡慎坤先生授权新浪网独家发布,严禁转载!)

  谁来拯救中国股市(连载专题)

  [上一篇] [下一篇]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