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原创互动 > 郦晓 > 正文
 
郦晓工作室:企业要开始注重贯彻外部文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18日 19:10 新浪财经

  郦晓工作室

  企业文化是说给企业内部人士自己听的,外部文化则是说给公众听的。

  我们以前对品牌的认识比较质朴。品牌是一种厂商的区分,当然产品有差异,那么品牌就强调了产品的差异。

  后来有一点进步。意识到品牌同社会角色定位有联系,几千块钱的万宝龙原珠笔同几块钱的原珠笔功用一样,但是区分了使用者,或者区分了使用环境。

  人们为什么要到麦当劳去?这里面是有差异化的产品呢,还是作了一个消费群体的划分?都不是很挨边。一些年轻人不去麦当劳,于是他们就去了星巴克。

  关键是一种文化的认同。企业强调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以外部文化的形式予以传播。消费者接受了这种观念,或者还会进一步演绎。比如说,我是一个无忧无虑的牛仔,即便实际上生活在城市,那么至少精神上是这样;对应了万宝路香烟。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实际上是对文化认同的回应。既然文化不具有可参照性,难以衡量,那么企业就能获得一定的溢价。一杯咖啡的变动成本不会超过一块钱,即便是很好的咖啡……

  其实国内企业强调过文化,一些企业将很长的历史同产品联系起来,上个世纪,甚至于是好几百年之前。没有用,因为同消费者没有呼应。实际上还只是强调了品质,既然一个产品延续数百年,比如某种白酒,那么应该是有一些过人的地方。

  企业外部文化形成不是孤立的,无中生有的,它同社会转型联系在一起。《花花公子》对应了战后那一个叛逆的时代。反过来说,今天的“木子美”也是同网络舆论时代相联系的。要是早几年……我不知道,总之火是不可能的。

  今天本土企业存在那么一种机会,将产品同社会意识联系在一起。竞争者可以拷贝产品,也可以拷贝行销策略,但是不能拷贝时代。《花花公子》是否是一家盈利丰厚的企业是一个问题,至少很难有杂志来替代她今天的角色,她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特征的一部分。

  想一想,比如说,如果海尔能够将自己同一个社会中坚的形象联系在一起,那么她就成为一个新产品的“合法”介绍者。当海尔开始销售数码摄像机的时候,人们就会认为,这一产品已经不再那么特殊,那么就买一个,买海尔的。

  不是没有先行者,万科的王石已经在那么做了,王石同志很艰辛地攀登到了世界最高峰。许多人喜欢王石,喜欢他演绎的生活方式,或者他们在选购住房的时候也多少会有一些倾向性。当然,总的来说,现在更多还只是王石同志个人的某种认识,没有充分商业化。

  老实说,我不太喜欢吃麦当劳,我每次走过麦当劳,透过玻璃看到里面总是满满的的顾客,很困惑。困惑的背后是差距。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231\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