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原创互动 > 郦晓 > 正文
 
郦晓工作室:“三农”问题要多听农民认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13日 10:00 新浪财经

  郦晓工作室

  和企业一样,企业运营遇到一些问题,人们倾向于听咨询公司,或者外部专家的意见。其实应该多听取企业员工的意见,员工处于一线,有更多信息,不管怎么样,最终是要由员工来执行的。

  专家谈“三农”问题很容易将农民作为一个消极的群体来考虑,对应来说,将自己视为精英群体的意识还是很明显,然后思考如何来帮助农民。这种愿望还是真诚的,竭尽心智,皓首穷经。

  这种指导下,无论可以筹措到多少资源,同农民庞大的基数对应都会得出一个消极的结论。如果向农村投入1000亿,分摊到9亿农民上,每人就只有100多块钱,而1000亿差不多是财政收入的5%。

  最后专家被动得出一个结论,这个结论除了给我们一个灰暗的农村印象之外就是一些社会公平说。社会公平说的问题就在于,冻结了进一步讨论的可能性,回应一定会有人扣帽子。

  可以从浙江看到一些现象:

  农民进城但是不务工:与其说是浙江众多的专业市场给了浙江农民以机会,倒不如说是浙江农民的经商意愿促进了专业市场的形成。农民进城经商,一段时间后是否被城市所吸纳其实不重要,他有远高于普通城市居民的收入,同时对家庭的带动作用远比一个上了大学留城的人大。

  务工但是不进工厂:今天就业成为一个同经济增长对立的问题,劳动岗位被提升的效率所淘汰排挤出来,9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了。浙江的情况有所不同,许多企业的零部件通过层层转包,最终是由中小企业,无数家庭工厂来承担的。如果效率提升,从业人员将从中获益而不是被排挤。

  没有认识到一个问题,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应对环境的变化。农民不是一个所谓的弱势群体,换一个角度,农民不但可以解决自身的问题,也可以分担社会的困扰。顺便一提的是:80年代反映农村的电影、电视剧,反映了农村的真实生活,给人一种积极进取的印象。今天这样的内容少了,虽然无论如何,农村的情况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回到企业这个命题,企业改革是这样,走到一线员工之间,同员工一一握手,询问他们如何解决今天企业面临的困扰。企业员工是主体,企业员工从来就是主体,然后看看有什么可以支持的。“三农”问题的解决就是要确立农民为措施的主体。

  谁能改变9亿农民的生活?这同谁能改变13亿中国人的生活是一个问题,只有中国人自己,也只有中国的农民自己。每个人都能改变自己的生活,9亿农民的生活的改变就改变了历史。

  “三农”问题多听农民认识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农民谈论这类问题可能不收费,就是收费应该也比专家便宜得多。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231O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