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湘源专栏文章:政策猜先 何以为先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1月20日 09:51 新浪财经 | |
黄湘源 上海第一财经的证券节目主持人老左不久前出了一道趣味猜先的题目:全流通和创业板谁先谁后?显然,这道猜先题,猜的是政策,测的是民意。 老左的两位嘉宾无一例外地猜是创业板在先。一位说,创业板是十六届三中全会定了 中华工商时报的专栏作者水皮在差不多的时间发表《经济学家扮演什么角色》一文,虽然不是直接回答老左的猜先题,但议论的却是有可能影响全流通和创业板决策的经济学家的观点的价值,因而实际上间接作出了很有意思的回答。水皮似乎两者皆不认可。对创业板,水皮认为,从法律上讲,中小企业板不存在什么障碍,但在深圳设立创业板于法无据。水皮甚至说,没有成思危点头,创业板就没门。按照水皮的说法,围绕中国证券市场的相关立法,成副委员长这一关是非过不可的,没有成思危的谅解,任何来自证监会的行政努力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而素有“风险投资之父”之称的成思危在创业板上却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谨慎。理由就是在中国股市过度投机的气氛之下,二板的推出会加重过度投机,监管也更加困难,难以确保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因此他更赞成的是在主板市场中设科技板块而不是单独设市。对全流通,水皮则王顾左右而言他,引用了成思危对学者和领导关系的一段妙论。成思危说:“完全不听参谋意见的领导是独裁的领导,完全听参谋意见的领导是无能的领导。”水皮说,“成思危提及的领导也许是尚福林,也许不是尚福林。如果是前者,大家就可以据此对目前的全流通讨论作出自己的判断,如果不是,也可以作出自己的判断。总之,成思危是不会无缘无故议论‘领导’的”。言下之意,似乎是说,现下关于全流通的说法无非经济学家的参谋,领导的意见何妨等着瞧。 那么,市场投资者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对创业板,投资者的疑问多多。不是说深交所恢复发行功能,专发中小盘股吗?早晚要恢复,那么,晚恢复当然不如早恢复,干脆恢复就是了。为什么一边对TCL集团在深交所上市还要解释一下,说是并不意味着深交所恢复发行新股,一边创业板却旧事重提?这不是把事情又搞得复杂化了吗?如果内地企业对上香港创业板兴趣确实很大,在CEPA的框架下一板两市有何不可?为什么非得还要另搞一个风险大大的深圳创业板呢?至于全流通,民间的声音责问起来更是一点也不拐弯抹角:“刚刚好像某个权威部门表过态,近几年不实行‘全流通‘,音犹在耳,怎么今天又有人跳出来说火烧眉毛了?”“专家啊专家,就不能让广大股民过几天安宁的日子吗?”(引自2004年1月13日《信息早报》) 也许,仅仅去猜测全流通和创业板何者为先是没有太大的意义的。尽管从目前的政策动向来看,从1999年开始已经呼喊了将近4年的创业板的出台,出自证监会副主席之口,似已铁板上订钉;而国有股减持和流通,即使国资委暂不出台全面的方案,也不排除证监会有可能有限度地先行试点,但重要的不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是政策的出发点。无可否认,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定政策的人们的意志,但决定政策的人们的意志并不是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政策的出发点,用当前大家都认可的一种说法来说,应当是“三个代表”。用证监会主席尚福林的“三个统一”论来说,是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市场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对于这个问题,还是老百姓说得对:“关系到民生的大事情,还是应慎之又慎吧!”(出处同上)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231O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