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强:民营企业行政干与 经济现象哲学思考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1月18日 13:16 新浪财经 | |
韩强 在国企的改革过程中,“政企分开”成了关键词。人们会说,国企的婆婆多,上有各级行政部门,下有本企业的行政领导。采取的是行政管理模式,企业无法自主经营,不适应市场经济,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企业家队伍,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经理人。但是却忽略了一个问题,一些做大做强的民营企业也受到行政干与,这是外部的干与,而且这种干与往往又与 当官首先要有政绩。最容易出政绩,让人看见政绩的地方在哪儿?修路、盖楼。所以,伴随着官员的政绩提升和官位升迁,在这两个地方栽跟头的企业最多。大家都知道巨人的死是因为盖了一座巨人大厦。巨人为什么要盖这样一座超出自己财力、物力,并且可能巨人再有100年也用不了的大楼?巨人大厦原来准备盖38层的,后来为什么涨到70层。史玉柱解释这个问题:"38层的想法出来不久,1992年下半年一位领导来我们公司参观,看到这座楼位置非常好,就建议把楼盖得高一点,由自用转到开发地产上。于是,我们把设计改到54层。后来,很快又把设计改到64层,此中有两个因素:一是设计单位说54层和64层对下面基础影响都不大;二是我们也想为珠海市争光,盖一座标志性大厦。当时广州想盖全国最高的楼,定在63层,我们要超过它。1994年初又一位领导来视察珠海,同时要参观巨人集团,我们大家觉得64层有点犯忌讳,集团几个负责人就一起研究提到70层,打电话向香港的设计师咨询,对方告之技术上可行,所以就定在70层。"听了史玉柱的这番话,你的感觉是什么?是不是像儿戏,好像孩子过家家?这样搞企业,怎么能够不败!史玉柱当初是因为在深圳不受人待见,才决定将企业搬到珠海。珠海的上层领导对史玉柱非常器重,为他办企业行了不少的方便。现在领导有需要,史玉柱如何能够不投桃报李?而且史玉柱的"贡献"不是白做的。就在史玉柱决定为"珠海争光,为领导争光",将巨人大厦由38层加高到70层以后,珠海有关方面也立刻给了史玉柱一个"殊荣"。1993年,史玉柱荣获"珠海市第二届科技重奖特等奖"。珠海市政府奖励史玉柱奥迪轿车一辆,三房一厅住宅一套和奖金63万元人民币。双方你来我往,就好像有默契一样,苦了的却是企业。巨人大厦原来预算为2亿元,工期2年,加高到70层后,预算变为12亿元,工期拖长到6年。后来史玉柱将巨人的所有流动资金都投入到巨人大厦,加上在香港卖楼花的钱,也填不满这个黑窟窿。最后巨人大厦没有盖起来,巨人也完蛋了。(《中国民营企业第三死:死于企业政治化》) 史玉柱是心甘情愿地接受了地方领导的建议,楼越盖越高,资金链越拉越长,直到断裂了。如果仔细看一看全过程。象不象“计划经济”,其实这不是“计划经济”,确切地说是“行政命令经济”,或者说是“行政命令”加“理想主义”。如果从哲学上看是形式主义的思维方式,只顾形式,面子上好看,不顾实际内容。史玉柱的企业需要70层大楼吗?珠海的经济发展需要70层大楼吗?在当时都不需要,但是当时的“形象工程”需要这样的大楼。而且越高越抢眼,所以史玉柱决定为"珠海争光,为领导争光"。最有趣的是:将巨人大厦由38层加高到70层以后,珠海有关方面也立刻给了史玉柱一个"殊荣"。1993年,史玉柱荣获"珠海市第二届科技重奖特等奖"。珠海市政府奖励史玉柱奥迪轿车一辆,三房一厅住宅一套和奖金63万元人民币。双方你来我往,就好像有默契一样。如果从商业的眼光来看:奥迪轿车一辆,三房一厅住宅一套和奖金63万元人民币,能与70层楼预算12亿元相比吗?然而没有人仔细算过经济账,最后的结果是巨人倒了。 然而,类似的事情不只是史玉柱。1992年,云南企业家罗志德提出想在昆明盖一座56层的大厦。之所以定为56层,是因为中华民族一共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一层,以彰显民族团结。罗志德的原意,只是提出这么一个计划,看看是否可行,谁知这个计划却让有关领导知道了。大厦立刻被赋予了一层非同寻常的政治意义。有关部门也会办事,昆明市中心一块面积达100亩的土地随即被"特批"到了路达公司的名下,有关部门还在昆明市郊给了罗志德200亩土地。这一下,罗志德没了退路,只好赶鸭子上架。以路达公司当时的实力,远不足以支撑这么一座大楼,向银行贷款又贷不到。罗志德苦思无计,最后想出了一个发行股票筹资的招数。这一招还真灵,仅发行股票的头3天就筹集了2000万元。正当罗志德以为问题解决,一个记者却向上面写了一份内参,说路达公司乱发股票,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上面派下来调查组,路达公司被勒令立即停止股票发行。大楼自然是盖不起来了,上面领导也对他有了看法。路达公司自此麻烦不断,走起了下坡路。(《中国民营企业第三死:死于企业政治化》) 看一看,56层大楼象征中华民族一共有56个民族,这是多么美好的理想,当这个理想被赋予政治意义时,一系列行政措施就跟着来了,特批的土地来了,然而资金缺口却无法解决,最后想出了一个发行股票筹资的招数,结果一败涂地。这又是一个“行政命令”加“理想主义”的典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典型,如果我们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一找原因,就会发现最早的官商之争,是著名的西汉《盐铁论》,所以中国历来有“官盐”、“官铁”、“官粮”、“官窑”。商人是被官瞧不起的,因为传统经济提倡的是“以农为本”,但是现实的经济又不可能没有商业,因为物品交换是必不可少的,于是就有了官商结合,有了“官”,“商”就合法化了,“官”管“民”天经地义。直到今天还有人极力宣传胡雪岩,正是这种传统文化的美好回忆。胡雪岩是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产物,如果今天仍然宣扬这种官商结合的典型,那是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 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建立严格的科学管理模式,企业要讲成本核算的,要讲投入和产出的,是不能用理想主义的方式来管理的。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是企业家最基本的素质。作为地方领导希望把本地区的经济搞上去,这无可非议,但这也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如果不顾客观规律,一味追求形象工程,搞形式主义,最后的结果不仅是企业垮台,而且会给银行带来麻烦,也会使地方经济陷于被动,难道海南的房地产热教训不值得我们记取吗?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231O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