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张卫星--到底应该怎么解读“一视同仁”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2月26日 13:26 新浪财经 | |
张卫星 前不久国资委公布了一项新政策,《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文件中直接涉及中国股市的只有短短一句话,“国有股转让有规可循,上市公司国有股转让价格在不低于每股净资产的基础上,参考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场表现合理定价;”但就是这句话造成了流通股市场普遍的恐慌,沪深股市在消息公布的当天都出现了大幅震荡,大家都非常担 自2001年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的国有股减持后,中国股市持续低迷已经延续了将近3年了,股指跌幅巨大,投资者损失巨大。从多种渠道的统计数据看,近3年来流通股市场投资者的整体财富已经形成的损失在10000亿以上。10000亿的人民币到底是多少钱呢?对有些人来讲似乎只是1后面一长串的零而已,实在是感觉不出什么?我们不妨模拟换算一下看看到底10000亿人民币是多少钱,几千万股市投资者到底损失了什么? 1万元的百元钞票大家都见过,1000万元的百元大钞摞起来是一张普通办公桌大小,10个亿可以摆满一个大房间,10000亿就是1000个这样的房间,那就相当于一座超级摩天大楼了,三年来国有股问题引发的大熊市“焚毁”了几千万股票投资者用百元钞票堆砌的一座超级摩天大厦……。一克黄金价值是100元,10000个亿折算成黄金就是10000吨黄金,而排名世界第三的我国黄金年产量也仅仅每年不到200吨,10000吨就是我国未来50年的黄金总产量……。 通过上面这些直观的模拟比喻就会知道股票市场投资者整体损失到底有多大了,股票市场上发生的事情决不是什么抽象的“泡沫”破裂,而是真切的投资者的损失,这些损失只是由股票市场的几千万投资者的财产巨额亏损来承担着。部分国民财富如此巨额的损失,应该引起社会各个方面的重视,尤其是政府高层领导的重视。 “一视同仁”到底怎么理解? 国资委李荣融先生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关于“一视同仁”的论述了,李荣融先生最早是在谈到“国有股减持与全流通”的时候,谈到的“一视同仁”的,他指出:“无论减持还是流通,基本的出发点是对所有的投资者一视同仁。” 正如中国股市的“全流通”概念已经被曲解成了几个版本一样,“一视同仁”在股权分裂的中国股市也有多种理解。目前来讲“一视同仁”就有两种泾渭分明的含义,到底是“起点一视同仁”,即在股权分裂现象形成之前,非流通股与流通股两种股东就做到“一视同仁”来解决中国股市的问题;还是“终点一视同仁”,既在股权分裂的股票高溢价上市后,已经形成了非流通股对流通股“圈钱陷阱”的掠夺后,再现实状况下来谈非流通股与流通股的“一视同仁”。 李荣融先生对于中国股市特殊的股权分裂问题是有了解的。按李荣融先生第一次的“一视同仁”的表述,似乎是更倾向于“起点一视同仁”,对饱受制度侵害的流通股投资者有公平的可能,可能会导致良好的全流通局面。因为如果正确认识了国有股减持与全流通的区别后,在“基本的出发点”上做到“一视同仁”,也就是在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形成股权分裂之前,在“出发点”上解决“一视同仁”问题,那中国股市的全流通改造问题一点都不难解决。 但是按李荣融先生最近一次的“一视同仁”表述,再结合国资委的出台政策。“对所有的投资者一视同仁,给与保护;既要保护流通股东的合法利益,也要保护非流通股东的合法利益。”这种“一视同仁”的概念,更多的含义是“终点”一视同仁,不是基于出发点的“一视同仁”,而是上市公司股票上市后,已经形成了非流通股对流通股“圈钱陷阱”的掠夺后,在保护国有股“圈钱成果”这个基础上来谈“一视同仁”的。 再结合国资委有关人士最近的表态:“全流通方案要有利于股市发展,全流通政策在没有找到各方面都能接受的方案之前绝对不会出台,最终出台也要有利于股市的健康发展。全流通如果不解决,问题会越来越大,风险会越积越多。在这个问题上,最终国资委会和证监会等各方会积极配合,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 从这些种种表态中,似乎两种“一视同仁”的解读的可能性都存在,但又都表述的不明确,所以希望国资委的发言人或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先生抽空将“一视同仁”的概念表述清楚。国资委和您到底是要非流通股与流通股在起点上做到“一视同仁”还是在终点上“一视同仁”。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