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原创互动 > 郦晓 > 正文
 
郦晓工作室文章:全流通或者是一个伪问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2月25日 16:43 新浪财经

  郦晓工作室

  什么决定股价?那么是供求关系。每一个投资者都知道,“上面”不会在二级市场大规模抛售股票,她倾向于长期或者永远持有资产,全流通问题只是一个流动性的确认。至于少量的减持,那平时上市公司也在配售,或者增发。

  存在一个预期的问题。但是同股同权一直以来就是明确的,而且投资者也都知道,最终国有股和法人股是会实现流通的。其实有一些电视剧,里面的主人公强调,他坚信他持有的法人股最终可以流通。

  在股市下跌的时候,投资者寻求下跌的理由,那么投资者找到了。

  既然全流通是股市下跌的理由,那么管理层会寻求解决之道。如果股市没有上升,那么市场就认为,管理层提出的方案是错误的。如果股市继续下跌,那么市场就得出结论,管理层提出的那一套绝对是错误的。

  普通投资者认识问题有局限性。股评或者财经撰稿人,这一时期撰写了许多文章,将这个问题系统化、理论化了:当然市场遇到了一个不得不解决,但是根本是难以解决的症结。还往里头添加了许多新内容,诸如勇气、道德之类的命题。

  上升的时候,人们依据的是上升的逻辑,下跌的时候,人们依据的下跌的逻辑,平衡市的时候,人们的认识会更接近于客观。今天是一个平衡市。

  客观地说,至少部分股票在一段时间之前的确是太高了,股指从2000点上方下跌是价值回归。反过来说,今天全流通并没有获得一个令投资者满意的方案,事实上这个命题显得更不明朗,但是投资者在这一段时间开始买入了,买入的恰恰是有许多国有股大盘蓝筹。

  平心静气地说,抛开众多根本不可能实施的国有股减持方案,最初的国有股减持方案是有合理性的,并且很可能就是最终的方案。有些人提到,募集资金时减持10%,会使减持过程很漫长,问题在于,本来就不打算全部抛售。尤其在最初的时候,只是为了获得一种确认。

  有关全流通的讨论实际上形成了一个既得利益群体。学者出现在众多媒体前,或者公关场合中,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最近两年来,无论股市上升,或者是下跌,股评都习惯性地将全流通问题作为依据。至于财经撰稿人,我写了许多关于全流通的文章,少许润笔是题中应有之意。

  投资者也是既得利益者,过去两年的市场确实没有太大的参与价值,那么纠缠于这个问题,使许多投资者的操作冻结了两年。当然家人也不能埋怨当事人的能力,这是一个系统问题。

  参与资本市场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跟不上市场的节奏。市场用很长时间促使我们接受一种认识,当我们遵循这种认识的时候,市场又变化了。当然,股市中总是有新的话题。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231O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都市生活掌中搜
激情为你燃烧 就等你哦!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结识新网友,短信免费发,就来了了吧!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捕 订阅新浪新闻随时掌握最新动态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没有禁忌尽享激情
那若即若离的诱惑
非常笑话
今天你年轻了没有
非常笑话让你乐透
图片
铃声
·[阿 杜] 坚持到底
·[和 弦] 我愿意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新年贺岁招商有礼!
新网站,想要人知道?
低成本实现网上创业!
先试后买邮箱送大礼!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西安教育资讯!
出国留学大优惠(鄂)
牛皮癣鱼鳞病重大突破
揭开糖尿病难治愈之迷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