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走向成熟?说“中国特色”--拯救股市(16)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2月24日 15:34 新浪财经 | ||||||||||
谈论起中国股市,有些人总爱拿中国特色说事。是确,中国的股票市场怎么能没有中国特色呢?中国股市是在“试了不行,还可以关”这样一个颇受争议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一开始便具有中国特色。不过,香港有香港的特色,台湾有台湾的特色。即使成熟的市场,比如德国、美国,也都有自己的特色。重要的是什么特色。斗胆问一句,谁能够清楚地说出来什么是中国特色?有人干脆说,所有解释不了的问题都可归结于“中国特色”。
中国股市从100点起步,10年间股指上涨了16倍多,股指涨了那么多,流通市值增加了1万2千多亿,钱被谁赚去了?二级市场的股民大多是输家,那么,谁是10年当中真正的赢家呢?赢家之一是上市公司。10年共发行上市1000多家新股,再加上配股和增发,累计募集资金6000多亿元。赢家之二是摇新一族。 1992年上海共发行了207万张股票认购证,一级市场大概赢利62亿元(据测算,每100份大概获利30多万元)。按申购资金收益率,一级市场10年共计盈利将近4000亿元。赢家之三是国家和券商。10年沪深两个交易所共上缴印花税,各路券商共获得佣金合计2000多亿元。以上三大赢家10年共计在股票市场上吸走资金12000多亿元,正好等于目前的流通市值。10年间上市公司给股民的现金回报只区区几百亿元,这就是所谓的“中国特色”。 股票市场走向成熟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它的发展又像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系统的思考。俗话说,人无近忧,必有远虑。如何能够保证中国股市持续地、平稳地长期发展,这不仅是管理层的职责,更需要市场全体参与者一起来出谋划策。 (注:本文为蔡慎坤先生授权新浪网独家发布,严禁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