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晓工作室独家文章:迎来“第三次创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2月09日 15:31 新浪财经 | |
郦晓工作室 90年代初期有一个“二次创业”的概念,当然是将70年代末期,也就是改革之初,企业层面的工作理解为第一次创业。“二次创业”依然在持续,但是我们已经能够看到“第三次创业”的迹象。 “一次创业”的核心目标是图存。鲁冠球用家中的一些木材作抵押从信用社获得一些贷款,然后创办了一家铁匠铺。企业间的情形其实很类似,经理人千辛万苦获得一些原材料,然后向市场推出一些产品。80年代的时候,企业的规模多为几百万人民币至几千万人民币。这个时期,如果一家企业能够实现一些出口,被认为是与众不同的。 “二次创业”试图改变的是企业规模。离鲁冠球经营的万向集团所在地不远的地方,在80年代末期出现了一家校办食品饮料企业──娃哈哈。最初的时候,她同其他交上一点小运气的企业没有什么不同,随后则反映了时代特征。企业规模迅速从几百万膨胀到了100亿。 “一次创业”的潮头人物很快发现他们已经落伍了,他们满足于地区市场和装饰性质的少量出口,现在他们要面对规模比自己大几十倍的竞争者。80年代媒体追逐的步鑫生和马胜利最终成为茫茫人海中的普通一员,只是反映了这一阶段产业发展的普遍特征。 鲁冠球是少数的例外,实际上也可能是唯一的例外。他适应了这种转变,企业规模从90年代初的数亿也增长到了突破了100亿。鲁冠球使中国农村经济专家不那么悲观,给他们一种启迪。 随着企业规模的膨胀,娃哈哈的负责人宗庆后将企业般迁到工业新区。90年代末期的时候,他不会注意到,从旁边走过的一个留满大胡子的年轻人。这个人叫吴鹰,他正着手筹建一家小型的电信设备企业,叫UT斯达康。当然,杭州有无数小型电信设备供应商。 在吴鹰获得当时还不那么特别出名的风险投资企业,软件银行3000万美元的投入之后,UT斯达康的发展只能用“恐怖”这样的词汇来形容。一直到97年,或者更晚一些,“小灵通”的使用还局限于杭州郊区的余杭县,随后迅速袭卷了全中国。到2003年,UT斯达康的纳税就达到13亿,而UT斯达康只雇佣了4000多人。 “第三次创业”的核心是,企业要改善产业链中的地位。企业不是被动接受产业链中的弱势地位,获取一个较小的利益。而是迅速确立市场优势,构建对自身有利的产业次序,获取丰厚利润。 今天许多企业依然停留在“二次创业”的观念中,满足于承接海外转包的订单。如果说他们有一个较之以前“一次创业”时期大得多的规模,那么较少的利润反映了这种业务潜在的风险。“二次创业”的潮头人物需要顺应潮流,否则“一次创业”潮头人物的故事就可能重新演绎。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231O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