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原创互动 > 黄湘源 > 正文
 
黄湘源独家文章:没有政策的“政策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1月25日 15:08 新浪财经

  黄湘源

  又是全流通新思路,又是市场的激动,然后又是辟谣。如此时断时续,似真非真,已经周而复始了不知几多回合,然而,作为一种没有政策的“政策市”,却似乎正在成为股市一种新的存续方式。

  中国股市一向只有自上而下的“政策市”,却罕见自下而上的政策市。但是,近年来却出现了一种似乎不上不下的“政策市”。这就是没有政策的“政策市”。

  “政策市”之自上而下,当然不待多言。这是政策的本色使然,政策从来就是表达决策人意志和策略的载体。但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也是政策改善的根本路线。因此,从理论上说,“政策市”也是有可能自下而上形成的。这或许正是近年来市场盛传券商“苦肉计”的由来,如果没有券商的“公车上书”,恐怕也不会有券商发债政策的出台和有关券商集合理财政策的将要出台。

  不过,这里所说的一种“政策市”,说它不是政策面导演的吧,却每次都打的是决策信息的旗号;而说它是政策面导演的吧,却又每次都被来自政策面的马后炮澄清所公然否认。尽管如此,由于它毕竟无可否认的起源于某种有始无终的政策而不能不带有只有政策意向才有的那些特征,并且周而复始地对股市造成了只有政策效应才有可能产生的极大影响,人们实在难以把它排除出政策市的范畴,但又不能不由于实质性政策的阙如而十分尴尬地只能称之为“没有政策的‘政策市’”。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国有股减持冲击波或者说“全流通”震荡市。

  国有股减持冲击波由于1999年冬的初次试点和2001年初夏的仓促上马而成了师出有名的事情,同时,又由于2001年秋中国证监会先斩后奏的暂停国有股减持和征集全流通方案而令魔鬼放出了魔盒。尽管2002年6月23日国务院正式决定停止在股票二级市场减持国有股,但事实上在从那以后的中国股市的存续时间里,有关国有股减持方案的传言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全流通的呼唤更是成了日见低迷的股市一种无法摆脱的恐怖的梦呓。

  2002年以来,国有股减持方案的不速之客一次又一次地光顾股市。人们或许已经记不清它已经来过多少次了,但它的来源则无不“政出多门”,都与上市公司国有股的多头管理机制基本吻合,似乎颇具可信性。例如,国资委设立以来,有关国有股减持的传言多与国资委有染,逼得国资委仓促出台了发言人制度,然而,一再的辟谣依然令其无法摆脱穷于应付的窘境。中国证监会在今年8月全国券商座谈会期间提及编制《资本市场发展纲要》的设想,导致《白皮书》频频成为传言的谈资。就在身为证监会规划委主任的李青原公开表示《白皮书》近期不会出台之后,媒体至今还在津津乐道地传播有关《白皮书》“新思路”的“最新消息”。

  经济学家的权威身份也是令有关“全流通新政”的臆测真伪莫辨的一个“转基因”。不久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发表“国有股减持和全流通是两个概念”的新观点,其实不过是对去年6月吴敬琏说的“国有股全流通和减持是两码事”的拿来主义。经济学家的看法如此之深地影响到政策决策,由此可见一斑。经济学家的观点对政策的潜在影响和经济学家参与决策的可能性程度是一般人无法加以判断的,由于这样一种缘故,当经济学家的声音在某一时期突然大起来的时候,就会很容易的被人视为一种新政策有可能出台的先兆。经济学家的声音和来自决策部门的动向揣测混合在一起,正是令国有股减持全流通的信息产生似真非真、似假非假的政策效应的玄机所在。

  投资者对政策市的既恨又爱显然是减持和全流通的新政得以大行其道的市场基础。投资者又盼全流通又怕全流通。补偿的说法虽然无比诱人,但毕竟每次全流通的风声一起,市场无不应声而落。至于将全流通作为利好,不过是在某种一相情愿的预期推动下的极为罕见的个别现象。

  重要的问题在于,尽管有关国有股减持和全流通的信息从现实的政策可操作性来说并不真实,但由于决策层在公开场合不仅从来没有明确声明是否会继续延续“搁置”的政策,反而多次表示了将继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和一定要解决问题的态度,因而如果从政策意向或者说倾向性来说,恐怕谁也不敢轻易断言这一切都是假的。而如果认为这一切都是假的,却又无法解释为什么目前市场的环境条件正在越来越接近全流通新政的事实。由于相当一部分股价正在越来越接近净资产价值,也许,人们会在某一个早晨突然醒悟:一个不是全流通的全流通格局已经来到了面前。

  自上而不下,自下而不上,不上不下却不依不饶,不罢不休,无休无止,不见尽头,这就是一个没有政策的“政策市”。也许,谁也说不清这是政策导向市还是放任自流市,是民意请愿市还是利益团体的逼宫市,是在发展中期待瓜熟蒂落的阳谋市或者根本就是上下默契内外串通的阴谋市,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政策面既不作出预期也不担当责任的情况下,市场却不得不无奈地充当买单者。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231O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都市生活掌中搜
激情为你燃烧 就等你哦!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新浪青少频道(Y-ZONE)全新上线
  燃情互动,情爱添姿彩,在这个冬天找到属于你的爱!
  新东方庆成立十周年 新概念、口语、商务英语及各种课程大优惠!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快来提升躯体魅力
更恩爱的超级法宝
非常笑话
嗒!只要点下这里
马上进入爆笑天地
图片
铃声
·[朴 树] 白桦林
·[和 弦] 她的背影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索尼数码相机
  • DSC-P2 超低价
  • 索尼 DSC-P72
  • 淑女疯狂
  • 火辣露乳装新上架
  • 买内衣送性感大礼
  •   理财新时尚-收藏
  • 网上钱币卡市场热
  • 邮品一族交易社区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