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湘源专栏文章:利好被“例外”撞了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9月24日 16:19 新浪财经 | |
黄湘源 中国证监会最近公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股票首次发行上市有关工作的通知》,表明证监会对投资者最关切的新股发行过程中上市条件形同虚设的入骨之痛闻过而知改。这本来是好事,也许,这也将是股市有可能恢复吸引力的开始。然而,从文件发表以来的市场行情来看,投资者似乎并不那么领情。 其实,并不是投资者不领证监会的情,而是利好被“例外”撞了腰。 《通知》最关键的一条就是坚持上市条件,不让掺水的模拟业绩蒙混过关。我们知道,《公司法》关于上市条件的表述一共有六条,其中最关键的一条是“最近三年连续盈利”。而根据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副主任王林介绍,部分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设立股份公司的时间不足三年。这些通过可券商一年辅导期的公司对模拟报表心领神会,所提供的三年盈利报告当然是模拟得像模像样的财务报告。但是,正如王林所指出:模拟的财务报表难以客观反映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上市后业绩大幅下滑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也不符合《公司法》关于股份公司设立满三年后方可发行上市的立法本意。模拟业绩所带来的业绩虚假和业绩变脸。无论是业绩虚假还是业绩变脸。从本质上来讲,都是对于上市条件的否定。它使得投资者无论在什么时候买入股票,都将有可能面临虚假信息和虚假承诺的欺骗。 尽管现在谁也说不清当初是怎么开的这个口子,也谈不上追究什么责任,但是,作为“亡羊补牢”的办法,从现在起取消模拟报表法,切切实实地坚持上市条件,则犹未为晚也。问题是,如同以前的许多纠错政策一样,此次关于首发新股取消模拟报表法的《通知》也没有例外地选择了“例外”原则。 《通知》规定,自2004年1月1日起,股份公司必须设立满三年后才能申请发行上市,但“国有企业整体改制、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和国务院批准豁免的情况”除外。此外,《通知》还明确,上述规范措施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此前已通过中国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的发行人不适用新规定。“例外”是双重原则的产物,种种“例外”条款让《通知》蕴藏了丰富的潜台词。例如,对于成立不足三年、不符合上市条件而推迟发行的长江电力来说,“例外”等于其扫除了法律障碍,年内发行几成定局。对于已经过会的100多家排着队在门外等待的准上市公司来说,“例外”也意味着它们有望赶在年底前突击发行圈钱。 其实,即使没有这些“例外”,对于以往已经运用模拟报表法上了市的那些公司来说,新办法对它们也是不管用的。换言之,新办法只能保证新的上市公司在发行上市时是符合上市条件的,而在此次新办法没有出台以前发行上市的那些公司,尽管其业绩是模拟的,尽管有的实际上不符合上市条件,尽管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问题不不少少,新办法是管不到了。此类问题,只能靠退市办法去管。遗憾的是现行退市办法非但也奉行“例外”原则,而且还没有象这次的发行上市新办法一样坚持上市条件。对那些明明不符合上市条件的亏损公司和问题公司慈悲为怀,让它们只要一个无足轻重的半年报扭亏为盈就可以轻松复市。这就是说,为现在的新股发行上市新办法欢呼显然还为时过早,在新股新办法、老股老办法的条件下,失信于广大投资者的上市公司质量问题依然不可能真正得到彻底解决。 此外,新办法固然可以减少公司用模拟手法包装上市的概率,但也无法防止一些新股一上市就变脸,以及发行圈钱后一些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就套现出局的现象。就此而言,如果不能将上市条件坚持到底,那么,纵然不乏头痛医头、脚痛治脚的好办法,但漫长的中间过程治理中无可避免的例外问题毕竟不是发几个文件就可以轻松解决的。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231O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