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庄文章:国有股非要低价向外资转让吗?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9月22日 15:41 新浪财经 | |
山庄:国有股向外资转让不是股权转制的必然之路 国有股的场外转让,打破了股市原有的定价机制,而国有股再次定向低价向外资转让,使本来就不应改变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和损坏投资者利益的格局又向纵深发展。对于这类向外资授让国有股权的政策,在所有流通股东者看来,就是拿国有资产和市场公共利益向外国人献媚。不但伤及投资者入市心态,更可怕的是,不成熟的市场将面临更残酷的利益掠夺和 国有股非要低价向外资转让吗? 正如一位著名经济学家说过,早期的改革理论不完善,是因为中国的改革事业,当时缺乏现成的国际经验可以照搬或借鉴,也缺乏现成的意识形态武器可以作为引导。马、恩、列、毛泽东都不曾面对过这样的社会主义改革,特别是进行社会主义下的经济改革等问题。如此看来也正如毛主席自己所说,理论总结总是落后于实践,所以在缺乏成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战略投资条件下,改革或改制总要“摸着石头过河”。 但“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已经摸过多少次,就管理层为十年萎靡不振的B股市场作出2001年2月19日新政策,其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市场结果,出现的是B股市场外资卷款大逃亡。因为B股市场即没因为新的举措解救场内80多亿被套近10年的现状;也没因为新的B股市场政策,激发和促使场外银行外币存款800多亿进入B股市场的信心;反而管理层事先设计所谓打开B股市场投资渠道的新政策,倒把国内股民在现在看来,推到了B股颠峰的市值上。此后也就再也听不到首席顾问的声音了。如今A股市场再次向外资授让接近净资产价值的国有股权,陋人真不敢用更激烈的语言去形容。 既然股市是一个虚拟、博弈、逐利的市场,凡是进入股市的任何一个人、一个庄家、一个机构都在寻求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甚至不花钱获得,如三联重组郑百文无偿获取5000万流通股权。而向外资低价定向转让政策,足以认可是引狼入市(室),一旦A股市场也来一次象开放B股政策,国有资产只能再向国外逃逸。 因为有了前车已覆,不得不考虑后车之鉴。当国有股减持叫停,国有股全流通国资委认为没有时间表,又不能向所有投资者低价受让非流通股,关乎市场投资者共同利益下,不解决中国股市现存股权分裂,股市难以走出危机。 这是股权分裂下上市公司面对股权结构调整不可回避的现实,也是管理层在预想法人治理结构下必须要完成的问题。但改变旧的股权结构,建立新的转轨机制,非要走向外资转让这一步,非要把低于流通股价几倍的价值股权拱手让给外国人,不是! 规范发展,全流通是不可回避的一道坎儿 股权分裂已使流通股东某苦倍尝十几年的阵痛,当流通股东逐渐明白上市公司、不流通股东如何骗取流通股东买高价股,如何参与增发、配售圈钱,使这种破坏市场利益的行为已经难以维持虚荣下的繁荣时,任何损人利己的转让行为,都不会被市场接受。 因为市场利益是有原则的,只有当市场利益达成等号时,双方利益才能共存,市场才有机会发展(这是张卫星先生近期在清华大学MBA课堂上多次重复的一句话)。如果不成熟的市场,总要破坏广大投资者的根本利益去寻求发展,市场是难以规范发展。就象有人总寄托于QFII改变中国股市的投资理念,但股权结构不同,制度不同,市场又不是双向开放,现行政策制造外资大量流入中国股市,仅凭目前股权分裂现状,外来游资同样看好的只是短期低价到手的股权等待套现。因为外资实力总是比本国金融投资机构实力强,在力量抗衡不均的较量下,最终垫底的还是较弱的本国投资机构和市场散户。 原因何在?是现实非市场(人为制定)的价格,而不是自由竞争所决定的市场价格。在国内从业证券人士考试卷上的“证券市场”的定义代表是什么?只代表发行和交易的场所。而国际证券市场的含义是什么,是靠供求关系,自由竞争,形成的市场价格的交易机制。如今一个场所只剩下了“行政”溢价发行,股权分裂后的不规范交易,岂能形成自由竞争下的供求关系,何谈规范下的交易机制。 小心外来者从中干预中国经济发展 由此令人担心的是,当融资市场变相成为圈钱市场时,政策又不断配合金融体制上的开放,让大量国际资本自由进入中国股市,尤其在“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下很难躲避金融危机。而股市的本质就是大资本金融机构用来圈钱的一种资本运作方式,谁资本大,谁就有本事圈钱,而金融风险就来自西方的金融资本实力(包括对冲基金)。在我们这种不规范的股票市场,还能记起97年东南亚及香港金融危机的整个过程,也许我们还有不寒而栗的感觉。 如果没有外资介入,即使国内金融动荡,也只是内部资本的再分配,对国家利益不构成重大风险。尤如银行界出现的上千亿呆坏帐,金融体制再烂,也只是烂在锅里,不会爆发出国际金融危机。但一旦外来资本从中运作,性质就有所不同,尤其是我们只有13年不成熟的股市经验,而国际金融家们有上百年的股市经验和较完整的资本体系,到那是,也许还会重演英美金融资本家试图搞垮东南亚的那一幕。 所以规范发展要从自身先作起,股权分裂不解决,全流通又没有设计好,即使有入市比例不得超过5%的约束,但由于证券市场法制上的不健全,金融经济体制下的相互矛盾现象不解决,也会造成大量外资涌入,国内资本向外逃逸的现状。这种表现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人民币汇率坚挺,而导致外资涌入。相对不规范股市则普遍形成为,低价协议对上市公司定向收购国有股权,和对廉价收购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不是变相瓜分和掠夺是什么?! 股权分裂向外资转让,本身就是不合公理,而监管层却总是举着战略投资者的这面大旗,号称是来帮助股权转制。管理层是否想过,没有流通股东托举起二级市场溢价风险的责任,就没有上市公司不流通股东原始股价的虚拟增殖,而向外资转让政策不先为承担市场风险的流通股东授让利益,就是继续违背《公司法》和《证券法》的有关章程。 而迫使当初国有股停止减持的事实证明,政策在市场面前,股市欲与国民经济规范发展,全流通是不可回避的一道坎儿。 面对WTO,面对全球化进程,面对国有体制可能逐渐被消解,结构转制可能融化到国际资本和私人资本中,也许面对的是国有体制改造最终不可避免的出现社会动荡,但也要面对现实,问题总要解决。 对中国股市十三年的反思 有人这样形容,国有企业垮掉不是机制问题,根本在于指导政策上的失误,如果指导概念有问题,所有有利因素都会变成不利因素。如果指导理念正确,不利条件也能变成有利条件。比如20世纪初期的形势很不利,那个时候,什么八国联军、什么西方列强、什么日本侵华、什么军阀混战、什么洪水猛兽、天灾人祸、但那时有毛泽东,他有正确的指导中国革命的理念,结果不利因素都会被正确路线转化成有利因素。 此话并不是没有道理,市场、社会总要向前发展。 回顾中国股市十三年,从沪市老八股,发展到近1300家上市公司,虽然有它不规范的地方,但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整体周期下也只是一半时间。试想当初以邓小平为首的老一代革命家,能够顺天应人,拨乱反正,正视解决了十年文革留下的经济停滞、政治积怨等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为什么新一界领导集体不成。 因此我们同样相信新一界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共同智慧,在保殖增殖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保护投资者的市场利益不再是一句空话。建议政府在维护和规范健康的股市发展中,应务实渐进,不要盲目与时俱进,遵守自身定制的股市法律法规,改革现存不规范的股权结构。并制止任何形式下的非流通股权转让协议,不要让走火入魔的中国版型的资产重组继续割裂股权,分裂股权,扭曲本来就不整合的中国股票市场。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231O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