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晓工作室文章:40万雇“洋技工”并不贵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9月10日 17:45 新浪财经 | |
郦晓工作室 如果和一名武器专家聊天,事实上,他会很乐意和你谈相关原理,只要你感兴趣。但是当涉及到具体工艺时,他则会开始回避,或者礼貌地指出,这已经涉及了机密。 对政府项目来说,工艺问题相对还不太突出,因为对成本的敏感性比较弱。对企业来 施振荣在谈到为什么要同德州仪器合资,德州仪器以技术出资,并且承诺未来德州仪器的股权可超过51%;而不仅仅是购买专利。原因就在于:专利只是一个方面,生产过程中积累的技能是至关重要的,自行积累则需要很长时间。 如果用40万雇佣到日本,或者其他国家的工人,那么他不可避免会在工作中,将原先工作地的一些工艺,或者是细微的“窍门”运用,也许是传授给其他人。差异性的技能会打通生产线上的瓶颈。对一些企业而言,可能仅仅解决了生产线上的一个问题,就值得支付40万。 以前无疑也存在,以前是通过合资企业内部雇佣的,有时候是海外母公司补贴的,当然对合资企业来说,补贴不可能是免费的;现在则外部化了,对企业而言,增加了选择。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工作,当然存在一个协调的问题,但是另一方面可能有差异性的思想,打破了一些习惯性的思维,最终给生产效率一个刺激。这可能会是企业支付高额薪金聘请海外技工得到的一个意外的回报。 白领和蓝领是不同的。白领获得高薪的理由是,价值较容易在市场上体现,任何公司的会计制度都是类似的,或者销售和人事也没有太多不同。蓝领收入相对较少不是因为技能是否复杂,而在于技能是否有市场价值。纯体力活的市场适应能力最好,但是竞争也很激烈。 所以最终只会有较少的洋技工找到工作,他们找到了同自身经验相匹配的岗位。 为什么国内蓝领收入不能与之比较?前面已经说过了,关键是是否有市场价值。当然,洋技工存在与国内收入对应的替代成本的问题,不划算就不来了,而国内高级技工则没有这个问题。 找错人的事情也是可能的,企业间具体的工作环境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异,高级技工引进后,发现其实作用有限,这种情况在企业中是很多的。如何解决呢?解雇不就完了。 20年前,这类新闻不会引起重视,今天这个问题受关注的原因是,国内就业压力,其次是国内蓝领收入增长缓慢。当然,涉及的岗位很少,并且可能是国内技术工人所不能胜任的。虽然没有什么联系,但还是起到了一个薪金示范,或者对国内蓝领收入增长有促进。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231O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