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湘源文章:迷惘的机构时代 无奈的小股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28日 16:46 新浪财经 | ||
黄湘源 无论证监会有没有大动作,对于大机构来说,都可以说:“这是最好的时候,这是最坏的时候”。券商和机构为此已经激动和兴奋了多时。而占股市开户最大多数的小股民却一脸的无奈,他们无法知道该为之兴奋,还是黯然自伤?莫非这就是所谓的机构时代? 券商和大机构上半年以来总是一会儿大喜大悲,一会儿大进大出,一会儿大起大落。对于他们来说,为机构时代的到来而兴奋和为机构时代的到来而努力,当然同样重要,这是不难理解的。而与此同时,小股民却正面临有门不得入、有财别人理、有权无法用、有股送人家的窘境,连个说法也没有。他们对券商和大机构的兴奋无从理解,自然也就难以共鸣。 再也没有比眼下的小股民更超然的解脱了。昔日王榭堂前燕,今日路边苦菜花。随着一家一家的证券营业部取消散户厅,升斗小民将不知该去何处炒股。有人或许会说,不是有佣金特别优惠的非现场交易么?可是,对于资金量只有区区二三万的小股民来说,那不仅意味着得化上相当于其全部股市资产近三分之一的成本去买个电脑,还得六十岁学打拳。但是,即使费了那个脑子,成绩又将如何呢? 委托理财悬起的招魂幡,倒是挺及时的。相对于一些庄托假惺惺的一会儿“千万别炒股”,一会儿“千万别不炒股”,券商总算还多少有点散户意识。撤销了散户厅的券商创新出一个集合理财来,不仅对散户有了个交代,更重要的是自己也可以“聊补无米之炊”。只不过,即使是号称专业的理财高手――证券投资基金也没有理出个什么名堂来,在上市公司委托理财上拆了那么大的烂污的券商,真能给散户带来什么好运么?这不能不令人怀疑。特别是,券商的运作一向未能规范,一旦手痒,重演挪用保证金的故技,违起规来,谁来保护那些参加了集合投资之后便手无寸铁的散户们? 说起来,小股民或许还有个可以聊以自慰的股东权。可这个股东权,其实不过是中看不中用的玩意儿。ST轻骑有个小股东,千里迢迢自费去参加股东会,他想提出运用法律武器追讨大股东欠款的提案。多好的当家作主意识啊!可是,没用!由于所代表的股份太少,他连提案权都没有得到。提案权之争,在股东大会不知已上演了多少次,几乎都是以小股东的失败而告终。 即使作为自主资本,小股民没想到的是,自己的股票权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对于郑百文的股东来说,这种威胁可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刀实枪的强制割肉。一个可怜巴巴的李女士,要为了区区1000股讨个说法。李女士的遭遇连秋菊都不如,秋菊至少得到了同情的眼光,而李女士却遭至“阴谋论”者的指责。 最近,ST生态和ST中侨的流通股东也在为行政复议权讨说法。他们发现,退市原来只是针对流通股的。对于非流通股来说,由于本身不上市,其利益并没有受到损害,但是,直接受到利益损害非流通股东却没有直接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而在缺乏法律保障的前提下,这些流通股东能讨到什么说法吗? 有研究报告发现,历史上的三次大牛市,在一定意义上主要是散户数量急剧扩张的结果。1991年到1993年,散户数量从无到有,达到了几百万;1996年到1997年,一下子就猛增到2000万,1999年到2001年,再次增加到6650万。但在今年6月份证监会公布的投资者数字首次突破了7000万人的大关仅仅1个月以后,股市的投资者人数迅速回落到6971万人,减少了96万户,历史上首次出现了投资者开户数的负增长。而据去年四季度的一项统计显示,在6650万户开户的账户中,经常交易的已经下降到不足200万户。也就是说,散户入市的数量又从终点回到了起点,众多小股民愤然退出股市是不争的事实。 关于小股民,套用一句红学专家的话来说,人们已经说了千言万语,大概还有万语千言要说……?但是,好了!好了!只要一句话大概就足以说明问题,股市对散户不再有吸引力。 君不见:好一个机构时代!一片白茫茫大地多干净,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谁喝英雄的醋?也不洒泡尿照照自己……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231O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