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越独家文章:七月财经串串烧(上)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7月29日 13:29 新浪财经 | ||
张越 四大名捕会京师 想学说瞎话,就去玩金融,那地界儿骗子多。继股市、房地产后,银行又成众矢之地,国家审计署证实,建设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问题多多。为谋私利,两邪派高手练就“独孤 就像商量好似的,金融界的蛀虫全在近期现了原形。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监管不到,坏蛋不会自己跳出。显然,是证监会、银监会、审计署、财政部这京师四大名捕联手发力,把他们一块儿拎将出来。能发现问题,当然是好事,这叫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可细看看,有不少是陈年旧案,像上周提到的国债回购案,早在1997年,黑庄们就乐此不疲了。更严重的是银行案,有些竟然发生在8年前,狐狸们怎么潜伏了这么长时间?谁能保证日后不会有人故伎重演?归根结底,这是个制度问题。对国有银行,要改变所有者缺位的现状,推进商业化改革;对资本市场,要打造阳光下的资金通道。 时下社保基金和QFII正沐浴着阳光,不久前,双双拿到入市通行证。当初办“证”时,都是一付时不我待的样子,如今心想事成了,却扭捏起来。QDII一单没下,社保倒是动手了,但只在一场市场转悠,参与了两次申购增发新股。传说中的抢购股票新高潮依然是传说。 两大豪门按兵不动,也许是觉得股市太高,风险难测,等跌下去,再抄世纪大底。无论买卖,那都是市场行为,没什么不对。但他们急着拿入市资格,又所为何来?特别是那些境外机构,早已名满天下,总不至于就为争个QFII“状元秀”的虚名吧? 忽然间媒体传,不久后,新股将变为打包发行。因为审查通过的公司太多,发行节奏太慢,待上市企业已排起长龙,管理层遂有意一次多发几家,集中起来捆绑销售。为保证发行顺畅,还将请回淡出江湖的“摇号族”。这新股向来是块肥肉,不必担风险,就能坐享厚利。莫非大机构们急于入市,也是闻到了腥膻?有人笑,QFII财大气粗,哪看的上那仨瓜俩枣?不过老话说,蚂蚱也是肉。想当年,一级市场屯集过近五千亿巨资,一些千万富翁,曾在那里产生。 人民币可以说不 美元走,我也走,我跟美元手拉手。人民币与美元缠绵多年后,似乎正引发越来越多的“醋”意。因中国外汇储备不断增长,贸易顺差持续增加,不少境外人士提出,中国应放弃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让人民币升值。 领头的是日本人,从去年开始,财长盐川正十郎就满世界游说,并创造了“通货紧缩输出论”。1987年,日元被迫升值,断送了日本经济的大好局面。升值之痛,日方不会不知。 随后,欧元区也出现对人民币的微词,怪咱的汇率政策弄得他们疲软。到今年6月,老美也绷不住了。美财长约翰·斯诺敦促中国实行更灵活的汇率制度,一名为“健全美元同盟”的美国组织则干脆动粗,考虑就此事向美国政府提出301条款调查申请。有分析说,老美打破沉默,不仅因为中国取代日本,成了美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地。从根儿上说,打的是政治牌。总统大选将至,布什政府想讨制造业、劳工组织的欢心,只好跟人民币叫劲。 但不是所有老外都叫痛。像“欧元之父”蒙代尔、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这些洋大腕儿就觉得,人民币贬值是个坏主意。在华的跨国公司,对华的飞机、汽车出口商们也没出声。至于西方国家的老百姓,因为买了咱的便宜货,感到的不是痛,而是痛快。但比起来,这样的声音有些微弱。 这就是生存法则,受伤越重,叫得越凶,有了痛感你就喊。 国内学界也争论不休,有的喊升,有的喊贬。有的比较“智慧”,回避主题,只说中国应该改进汇率制度。当然,这种建议适用于中国的任何经济制度。吵闹正酣,央行行长周小川终于出来说话,不认为人民币有重估升值的可能,人民币汇率将继续保持稳定。这算是高层官员最明确的表态吧,人民币之争可暂画休止符了。 平心而论,对中国经济,不升值显然更有利。只是咱能否长期说不?按约定,人民币必须在2008年前开始浮动,不然界时将失去WTO会员资格。这问题迟早还要面对。到底咱是升是贬?是听从老外的建议,还是专跟他们拧着?有明白人说,要以我为主,看我们自己的需求,不看他人脸色。但我们的需求是什么?恐怕是多方面的。归根到底,汇率政策是权衡的结果,甚至,是妥协的结果。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231O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