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晓工作室独家文章:鲁冠球为何红旗不倒?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6月13日 12:57 新浪财经 | ||
郦晓工作室 着实难能可贵。尤其是在今天,企业舞台上演出者的表演周期都很短,一些人迅速崛起,然后,然后就不见了。 不寻求形象的重新定位:鲁冠球属于活跃群体,也就是个人社会角色变化很大的人。 不寻求角色上的重新定位,也就不存在社会角色的迷失,很多人困扰于此。当然现阶段,还需要这样的社会角色。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人际策略。他的态度让周围人都很“适应”。 立足于制造业:万向节不属于很有吸引力的产业机会,但是鲁冠球一直立足于这个基础。制造业没有太大的风险,并且过去三十年恰好是中国制造业竞争力逐渐显现的三十年。他可能继续交上好运,汽车工业已经展现了这种前景。 从不领先但也不拖后:经典的不追求第一个,但是努力成为第一批。无论是股份制改造或者上市,万向集团都遵循了这一思维。 一方面她可以借鉴其他企业在尝试中暴露的问题,当然很多事物最初都极具争议,另一方面作为第一批仍然可以获得优惠待遇。第一批上市的乡镇企业,第一批组建企业集团的乡镇企业,第一批获得自营进出口权的乡镇企业…… 还是有创新精神:所谓与时俱进不是那么容易的,新的事物不断显现,对原有的企业,或者思维都是持续的挑战。另一些企业或者企业运营人只是满足于学几个新名词,而万向集团确实做了持续的适应。企业购并和海外上市,对最时髦的经理人也不容易。 成功的特征在最初就体现了。在80年代的时候,万向已经成为一个典型,因而很多人去参观。万向会指派一个负责人陪同大家参观,但是他们并不提供免费午餐之类,当时应该是普通的项目。一些身份较高的参观者可能获得一份纪念品,一块不值钱的纪念章。萧山人小气(过于节俭),这是鲁冠球造成的印象。 环境也是一个方面,浙江企业做到持续成功运营的并不在少数,无论是私有或者是国有企业,合理的解释是,浙江企业还是比较容易贯彻企业逻辑。企业运营基于利润,而不是其他理由。如果一家企业获得了很多利润,企业也不会热衷于告诉每一个人。 也可能发生变化,随着浙江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被“发现”,他们受到关注,并且有更多机会。有选择,往往是一个问题。社会期待浙江企业家群体在公共设施、高新技术、或者是一些高壁垒领域取得成功,至少这和原先积累的优势无关。 一个人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句话借用一下:一个人当一次先进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总当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