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湘源专栏文章:“十字军”不是解放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5月28日 10:31 新浪财经 | ||
黄湘源 QFII的入市终于不再是遥遥无期的事情。首批两家QFII的获得批准,意味着其最快下个月就可正式入市。那么,众望所归的QFII的入市对于眼下和将来的中国股市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首次宣布QFII出台是在2002年11月8日,十六大开幕的日子。无论此举是否有献礼的意思,但管理层当成利好的事情,当时却被投资者视作了利空。由于“推倒重来”论所导演的股价结构调整尚未结束,以救市十字军的面貌出现的QFII,在投资者看来似乎更象当年趁火打劫的八国联军。 QFII没有成为2002年低迷市道的救市十字军,也没有来得及成为2003年春季行情的托市十字军,这看起来是坏事,其实反而是好事。从入市时间来看,QFII似乎都已经错过了低位抄底的最佳时机,但时间却犹如最佳的洗洁剂,洗刷了一度蒙在它身上的投机罪名。时到如今,也许正是它们以规范的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入市的最佳时机。即使一轮“中线看好”的牛市眼看即将启动,QFII的入市,无疑成了值得期待的生力军。 瑞士银行有限公司和野村证券株式会社拔得QFII的头筹,而此前曾经明确表示QFII在选择股票方面对“有H股的A股肯定不考虑”的德意志银行却出人意料地暂时名落孙山。我们不知道这种过于轻率的表态是否是导致其未能如愿成为QFII第一家的理由,但值得庆幸的是,目前有实力的国内基金、券商等大机构并未认同所谓QFII的国际理念,相反,包括H股在内的低价大盘蓝筹股作为集中投资的战略选择正在得到越来越趋于一致的认同。 尚未入市的QFII在入市之前公开地大谈特谈选股标准和投资策略的举动本身就是很令人奇怪的。选股是一种动态的投资活动,讲究的是因时因地因股制宜,不象选美,哪里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最佳标准?作为投资策略,更是一种综合性的战略战术,哪有摊开牌来叫战的道理?QFII如果不是洋雷锋,那么,这种公开的投资引导就不无作秀的诡秘味道。而对于所谓QFII投资理念的盲目推崇,其内涵也不是崇洋媚外所能包容的,即使谈不上什么阴谋,至少也是一种误导。 今年的春季行情给即将入市的QFII出了一个难题:在蓝筹股行情如火如荼的趋势之下,一向标榜价值投资的QFII,究竟是顺势而为作吹喇叭抬轿子的合伙人,还是来个逆向思维,另作别出蹊径的开路人? 国内知名学者王连洲最近指出:再好的股票也不会无限上涨。在价格与价值背离超过一定限度时必然会出现较大调整。普通投资者不能因为看到社保基金即将入市就追捧所谓的“蓝筹股”。因为在国内,好企业成长的历史都很短,还没有国外那样上百年历史的企业,仅凭一两年的盈利尚无法称为蓝筹。看来,王连洲眼中的社保基金和QFII碰到的是同样的问题。如果不是市场现在作为热点追捧的蓝筹股概念尚不足为道,或者说具有非典型性,那么,就是QFII和社保基金心目的蓝筹价值,就其典型性来说,本来就是动态的,可变的。 QFII即将入市的消息在股市引起的震荡,一般被认为是市场迎接十字军的蓄势待发。其实,十字军并不是解放军。尽管QFII所带来的投资理念的深化或变化,是比资金上的生力军作用更值得观注的,但在中国股市规范过程中倡导理性投资的环境下,QFII和社保基金的先期投资方向即使未必改变其价值投资的初衷,投资者也不能重蹈刻舟求剑的覆辙。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 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 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231 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 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来稿一经采用,我们将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形式通知作者,稿费视稿件质量及网友反映评级。并附赠16开全彩色《新青年*财富》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