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晓工作室专栏文章:广交会重在“文化”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4月18日 13:00 新浪财经 | ||
郦晓工作室 以前参加过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每年两次在广州举行),不过我“不知道”为什么需要那么一个出口商品交易会。 不只是广交会,以前中国的企业都习惯于每年参加两次订货会议,每次是落实半年的 从另一方面来说,一些国家的市场规模偏小,专业化的贸易商不符合实际,所以综合性贸易商希望一次能够落实许多订单。历史上说,我们的出口也并不多,最近几年才有了变化。 其实广交会在中国出口企业中富有“恶名”,每一次广交会都会使出口产品的价格下降,问题在于,这样的交易会每年有两次!其中的理由很简单:广交会集中了许多出口企业,她们的产品都是类似的。但这只是问题的表面,关键是采购商是非专业的,没有对性能的敏感性,差异化的产品可能没有市场。 有一次去义务小商品市场,我感觉和广交会现场很类似,一方面说明义务小商品市场进步很快,另一方面广交会确有陈旧的一面,小额的综合采购,其实就是杂货采购并不符合今天中国出口的现状。 没有太强的新品展示作用,这一方面的事物更多由专业的展会来承担。今天的贸易商早已深入“中国”,与中国的厂商有更频繁的往来,订单确立无疑也不会遵循半年的节奏。那么这个已经延续了几十年的交易会的作用又是什么? 是一种文化。商人对技术的敏感性是很高的,很少有普通人会购买一台传真机,但是商人都会那么做。其实商人早已习惯通过互联网开展各种业务,这符合最基本的经济原则,邮寄一份样本到海外要几百块钱,电子邮件则近乎免费。不能认为,商人还需要现场确定订单。如果一种商业行为没有很大的合理性,那么唯一的解释是文化。 商人需要那么一种聚会。每年两次,其实大家都很重视,人们有机会聚集在一起,交换相互的看法。会场中的餐厅没有座位,是需要站立就餐的,当然是为了加快流量,小商人和大商人都一样,很有特色。在晚上的时候,还可以看一下广州的夜景,品尝一些当地物美价廉的各种美食。这一时段,广州的酒店都特别贵,差不多是贵一倍,但是人们并不在乎。 是一个俱乐部,如果一个年轻人被公司第一次要求参加广交会,实际上公司要在他身上花一些费用,通常理解是为是成熟的一个标志,他也成为商人之一啦。 以前还有一个签约统计,各个省都要将会展期间签订的业务上报,到结束的那几天,还会发下简报,要求大家“抓紧时机,多完成任务”。这不太恰当,现在已经停止这一统计了。这也是广交会文化的一部分。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 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 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231 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 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来稿一经采用,我们将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形式通知作者,稿费视稿件质量及网友反映评级。并附赠16开全彩色《新青年*财富》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