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湘源独家文章:银行资金入市的可行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4月03日 11:46 新浪财经 | ||
黄湘源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周正庆关于银行保险资金入市时机成熟的一番谈话,或许并不能看作银行资金入市的开门声,至多是一种较为有力的磕门声。但这磕门的声音,在证券市场竟然激起那么大的回响,以至于似乎调整势头已经形成的沪深股市立即转危为安,又在银行金融板块的带领下出现了颇为强劲的反弹,却是许多人事先意想不到的。这即使不能说明 银行光上市,不入市,这在全世界股市也是少有的,而在计划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股市却曾经是名正言顺的事。这不仅反映了中国股市乃至整个银行金融系统并未真正进入市场经济的轨道,而且也反映出银行在驱赶目前已经突破10万亿大关的银行储蓄入市上多少有点缺乏诚意。一方面,无不对股市这块唐僧肉垂涎欲滴,争着入市圈钱,另一方面,却又害怕股市投资风险,最好是收益全归自己,风险让别人去担。 “商业银行的运作到底是计划取向还是市场取向,这个问题看起来好像是已经非常过时的问题,但是我们并没有完全解决。”值得注意的是,提出这个看法的不是别人,正是新任央行行长的周小川。长期以来,我们的政策对银行资金进入股市的限制是很严格的,这是为防范金融风险而设计的防火墙。但实际上银行资金违规进入股市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人为地在资本市场及货币市场之间构筑大坝不仅是不现实的,而且按照周小川的看法,政策性的东西更容易直接造成不良资产,也许表面看起来不容易造成银行的不良资产,但是削弱了银行消化和克服不良资产的能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最近有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尽管近年中央银行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多次降息,但对分流储蓄、刺激投资的作用仍然较为有限。报告指出,为了加强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仅仅依靠中央银行下调利率是不够的,必须执行灵活多变的货币政策。长期对策是,加快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完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允许银行资金进入股市。 银行资金入市,在政策上无疑具有激活市场的巨大作用,但不应该简单地看作托市。前证监会主席周正庆是这样看待这个问题的。他在提出加强法制规章建设,引导银行资金合规入市的建议时说:“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存在着内在的、有机的联系,不能人为地割裂开,健全的直接融资是建立在间接融资的基础上,要尽快研究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解决好银行资金合规入市的问题,同时应将资本市场纳入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范围。” 如果说周正庆作为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的副主任似乎只是具有较多发言权的“议员”或“远管(官)”的话,那么,值得欣喜的是,刚刚从证监会主席升任央行行长的周小川,无论是作为“现官”还是“现管”,他在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系上也持有同周正庆相同的看法。在2003年人行工作会议上,周小川的报告把寻求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新路径,作为中央银行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关于“大力发展货币市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特别是“继续深化货币市场的融资和投资功能”的新论述,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发行金融债券、住房抵押贷款债券、企业债券及市政债券等丰富债券品种和交易工具,扩大交易主体,促进国债、企业债、政策性金融债市场的协调发展,都是市场人士所期待的。同时,人们更加期待:加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沟通和联系,让资金能够在两个市场间自由流动。这是市场取向下的中国银行同时也是中国股市的题中应有之义。问题只是,从廿九(研究)到三十(结果)还需要多长的时间。 银行入市的磕门声响了。人们的希望是,开门声的响起也许将不至于太久远吧!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 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 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231 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 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来稿一经采用,我们将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形式通知作者,稿费视稿件质量及网友反映评级。并附赠16开全彩色《新青年*财富》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