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庄:发展三产是实现全面小康软化过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3月27日 15:29 新浪财经 | ||
山庄:发展三产是实现全面小康国民经济软化过程 第三产业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劳动密集程度大于加工业,是有极强的就业吸纳能力。发达国家三产就业超过就业比重占70%,与我国人均GDP相同的国家,三产就业比重大多也超过40%,而我国60%以上的人群还被称为低收入群体。就如新总理就任见中外记者时说:“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制约扩大 因此,要实现全面小康不是平均值下的小康概念,也不是一部分人的小康社会,也不仅限于超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十六大报告就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这一指导论断的重要含义被认为,全面实现小康过程是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进一步上升的过程,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中实行国民经济软化过程,并逐步推动第三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所以只有从根本上增加60%以上的社会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而增加收入的途径则来自第三产业就业。 任何时期和任何社会都会有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而且市场经济中的差距大多不可避免。高收入阶层要把钱花出去,而且将主要通过购买服务花出去。由于三产的主体就业人员是低收入人群,这样,花钱就成为一种自然转移支付或收入再分配的过程。如果三产发育不充分,这种再分配的渠道就不通畅。它不仅会使高收入者难受,更主要使低收入人群断了财路。大了说,从911事件之后看国际,世界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二战后由欧洲经济转向美国,由美国转向日本、再向韩国、台湾、东南亚地区、到向中国的转化,其现实主要加工业生产业却很难再传下去。因为中国有几乎所有供给的廉价劳动力市场,已经基本建立起自有强大的劳动市场规则环境,并通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积累了相当一定成熟的管理水平,使劳动力就业在中国加工业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 就如,过去80年代初期我们一些人出差到深圳、香港要买些进口商品,往往趋势是由深圳看香港,从香港看台湾、日本、美国。到后期从美国、日本带回来的商品却往往又是中国本土的。正象有些国际经济学家这样比喻,也许影响世界经济、文化等重心的真正偏移要等20年后才看清楚,但发展世界经济的均势一旦被确认,再要想改变恐怕还要等到下一次机会,也许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因为眼前就有实例,经济发展超支的日本无力摆脱已接近10年经济困境的局面,而美国同样,当超级大国又是帝国主义时,它的最高阶段就是掠夺、列强它国,象近期美对伊拉克的战争,政治上口号是打击世界恐怖组织,实际是掠夺其他国家的经济资源(石油)。而我国政府却在98年成功的抵御了国际金融风暴和国内洪涝灾害,积攒了经济危机上的抗击打能力,尤其当世界经济增长的市场动力并不明显时,中国加快赶上发达国家的历史性机遇已经到来,但这个时候不可能是依靠大量出口提高整体国民经济增长,而扩大内需、转移消费不仅能提高第三产业就业,还能为全面建设小康提高整体国民经济水平。 所以我国一些经济学家也这样证明,中国的经济GDP值将在今后的十年、甚至更长时期持续向上,作为管理和拥有十几亿大国的政府,应积极抓住改革开放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机遇。 在一些沿海地区和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区制定发展第三产业的方针政策上,我们可以看到当地政府真正放宽、简化和废除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所需的政策,而积极扶植、帮助完善配套、确保第三产业稳定发展的主要法规和政策。鼓励当地全民力量敢于向各方面大力投资兴办第三产业,兴办各种各样的所有制组成的第三产业企业,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并支持鼓励国家、集体、个人、外资等方面以资金、房产、设备、技术、信息、劳务等多形式下投放第三产业,实现三产发展机制上的根本转变,帮助通过银行贷款、企业投放、社会集资、引进外资、政府贴息等手段,逐步形成多渠道、高层次全社会投入体系。这种政策稳定、政府扶植、才是加大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实现国民经济发展软化的过程。 但是,由于地域之差,政策管理制度之差、人为掌握意识之差,使一些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比重并不受重视,它将是影响现阶段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目前经济结构性调整时期,笔者进新政府一言,在注重发展第三产业时,必须认真处理好政府、企业、市场之间广大人民利益下的供求关系,政府应最大限度利用市场经济杠杆调控好国家、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共同关系。而扩大发展第三产业不仅能缓解当前下岗再就业压力,还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金融业和现代信息产业,提高管理经济水平和提高劳动力素质,还能转化社会矛盾,提高扩大社会中层消费群体的战略措施。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 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 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231 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 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来稿一经采用,我们将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形式通知作者,稿费视稿件质量及网友反映评级。并附赠16开全彩色《新青年*财富》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