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晓工作室专栏文章:撰稿的经济学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3月20日 14:42 新浪财经 | ||
郦晓工作室 毫无疑问,经济问题无所不在。 撰稿人不断地抱怨,显然稿费上的收入并不是可观的;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公司(媒体)任何形式的转包,都意味更低廉的价格。从表面的逻辑说,只有在稿费支出低于媒体内部 然而在抱怨的不只是撰稿人,实际上媒体也在不断抱怨,也可能嗓门更大。理由很简单:稿费支出并不是获得外部稿件的唯一成本,只是成本之一。很显然,撰稿人通常需要编辑予以“管理”,当然编辑就需要媒体支付薪水,这也只是诸多费用之一,沟通需要多种费用。费用只是以隐性的形式存在,而不是真的节省了。 只有少数撰稿人,对稿费无所谓,对能否发表也无所谓,只是定期的发送稿件,每年偶尔打一至两个电话打扰一下编辑部,在这种情况下,媒体能够获得成本上的利益。(必须要认识到,编辑对撰稿人的管理,有时候这是一种固定成本,但是固定成本从长期理解依然是可变的) 初步的结论是,撰稿人这一行业不成立,缺乏经济层面上的理论支持。我想,如果我是编辑,我或者是不会约稿,所有的内容包括图片,都由编辑部的少数人来予以实现,这肯定是降低了工作上的衔接成本。从内容和媒体的定位上说,也更能体现媒体表述的指向。 延伸一下这个话题很有趣:采编分离今天被认为是一种方向,因为它可以有效隔绝“公关内容”,记者负责采访但是没有发稿权。有一个问题,如果整个媒体的制作人员数目有限,那么小组成员之间就不会有秘密,并且相互有文化上的认同。 什么打破了上述的观点?我们能够注意到一些十分成熟的媒体,例如《财富》也在使用外部撰稿人,即便她们有非常充裕的采编能力;她们有150名采编人员,对双周刊来说,这个数字肯定是惊人的。理由只可能是一个──差异化。 撰稿人只有提供完全不同于编辑部内部制作的内容时,这种行为才是成立的;反过来,如果提供的内容是编辑部内部可以轻松实现的,那么这种行为的必要性就不充分,它最终会反映到银行帐号上的那一个数字。对媒体编辑来说,寻找撰稿人,互补性远要比认同重要得多。是否喜欢一名撰稿人不是命题的关键,关键是他是否能够提供区别于媒体自身提供的。 然后我们就能理解,撰稿人遭遇的困惑,其实是在很好的映证,经济规律的有效性。无论是较少的稿费收入,或者约稿……然后就没了下文,都是具体的体现形式。撰稿人或者是抱怨,那些年龄相仿、背景类似的人总是对他的大作指手画脚;这个问题的根本是,如果背景类似,就没有必要试图成为这一方面的撰稿人了。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 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 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231 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 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来稿一经采用,我们将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形式通知作者,稿费视稿件质量及网友反映评级。并附赠16开全彩色《新青年*财富》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