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晓工作室独家文章:基金经理该干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3月14日 09:45 新浪财经 | ||
郦晓工作室 有一个餐馆,向顾客征询意见:希望在餐馆吃到什么?顾客的回答是,吃到在家中吃不到的东西。这个回答令人困惑,餐馆最后总结为,顾客希望吃到特色菜。 显然,这个答案不正确,顾客是希望吃到在自己的厨房中做不出来的东西,而不是什 巴菲特为什么持续赢利?很简单,巴菲特是一个再保险商人。再保险涉及的都是大风险项目,比如承保世界贸易中心遭受灾害性的破坏。9.11使巴菲特受到重创,但也使人们发现,保险不是一种偏好,是一种需求。大风险意味着投保者愿意承担一个不对称的概率。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巴菲特从这一不对称的概率获得利益是有前提的,前提是拥有相当的资产规模。如果只是吸纳了少量投保,那简直就是参与轮盘赌。当然,甚至客户投保的前提都不存在。 事实上,巴菲特目前专注于垃圾债券,也就是一些偿付前景不确定的债券。它们可能会被顺利兑付,也可能是不会。这里面不存在困惑,80年代的米尔肯,他被称为垃圾债券大王,早已揭示了其中的秘密:风险和收益不对称,但要从中获得利益的前提是,有多样化的投资组合。巴菲特在给投资者的信中写到,一些债券注定不能得到偿付…… 巴菲特赚钱是因为,一直以来,投资局限于个体的操作,而巴菲特则将其产业化了。换句话说,就是挣钱机器。不是基于某种灵感,或者是运气;以前赚到了钱,未来无疑也能够继续赚到。然后我们也知道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巴菲特,但是最终他们都没有成为巴菲特,只是让传记出版商赚了一笔钱。 今天基金风格为什么是趋同的?原因是每个基金经理人都希望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基金经理人希望周围人认识到他的价值,也就是与众不同的判断能力。我们注意到了判断力,基金在类似银广夏之类的股票上的确有极为突出的表现。 投资者将资金交由基金经理人打理,不是因为要求证,基金经理敏锐的判断能力,而是实现单个投资者无法实现的投资模式。有时候,对基金的持有是为了平衡自己的独立市场操作,并不是对专家理财的信任。 基金业的认识没有得到很好的转型,思维依然停留在“专家理财”的阶段,基金经理能够投入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投资摊薄了投资管理费用。这没有错,但不是事物的关键。在最近几年,基金持有者要努力寻找专家理财优越性的证据。基金经理并没有意识到,至少这种意识没有很主流,关键是投资规模,这是基金投资与众不同的地方。 最后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通过个体操作,也就是择股,或者是识别投资时机,有很高的成功概率,那么他为什么要成为基金经理人呢?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 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 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231 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 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来稿一经采用,我们将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形式通知作者,稿费视稿件质量及网友反映评级。并附赠16开全彩色《新青年*财富》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