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晓工作室专栏文章:销售人员的秘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2月28日 10:39 新浪财经 | ||
郦晓工作室 昨天,一个女孩说,她要辞去手头的这份工作,她给老板发了电子邮件,甚至于不再想当面讨论了。 我知道这份工作的收入不算很少,至少可以保障她中秋节飞一千多公里回家,一天后 我做过销售人员,也做过与此对应的采购人员,我明白里面的问题。销售今天是整个企业的核心,销售人员的薪金总是单列的,与企业的其他员工毫无一致之处。其实并不在于所处的企业位置,核心的问题是操作上的困难。 实际上销售人员的工作是磨合企业和客户文化上的差异,现在销售人员就处于两种文化磨合中的部分。企业经理通常有销售的背景,他知道其中的困难,所以愿意支付一个更高的薪金。有时候,我们放任销售人员,甚至于不想知道交易中的细节,这肯定会造成客户的“私有化”,正是因为过程太过焦灼。 痛苦其实不局限于销售人员,对面的客户同样如此,客户也在努力适应销售人员,不过销售人员要反复面对,既然这是他的工作,疲劳和厌烦是不可避免的。客户会锁定部分品牌,以减少不安,销售人员则要不断接触新的客户。 有必要强调的是,销售并不复杂,销售的问题在于“很困难”。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企业承担较少的薪金,相应的,销售人员也不必那么心力交瘁?实际上是有的。 周六的时候,我要买一台计算机,于是我去了某家专卖店。和我讨论问题的是店长,她肯定是感到不适应,基于的理由很多,诸如计算机的一些技术问题,或者是敏感的价格折扣。这是在年龄相仿的情况下,如果存在年龄差异,她的困惑肯定是会更多。但是这次购买最终还是顺利实现了。 她有效地把这种压力分担给她的同事,她要另一个人开票,另一个给我试机,实际上崩出了好几个人,最后一个把我的机器装走;而她也肯定也需要做些什么,于是她就反复地倒水。文化上的压力被多个成员分担了。 从企业的角度理解,如果工作实现实际上是通过一个特定的小组,那么人员流动上的干扰就小很多。员工依赖小组的模式,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即便是走了某人,小组弥补成员总是要比获得一个销售天才容易得多。作为一种附加的好处,小组成员由于共同完成任务,也可能相互有了认同感,这种工作环境让人舒适。 现在我们就明白了一些大企业成功的秘密,他有意地造就文化上的氛围。比如走入电脑专卖店,总是有普通话,即便所在地更习惯使用方言;几个年轻人在异地一起工作,也许他们共同使用一个水壶。既然环境让人舒适,企业也就可以支付较少的薪金。我不知道,这到底算不算双赢?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 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 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231 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 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来稿一经采用,我们将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形式通知作者,稿费视稿件质量及网友反映评级。并附赠16开全彩色《新青年*财富》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