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湘源独家专稿:国有股转让缘何老是乍惊乍喜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2月25日 08:46 新浪财经 | ||
国有股注定是牵动人心的敏感神经。近日,刚刚传闻湖南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被叫停,随即又称有关报道严重失实,叫停子虚乌有。乍喜乍惊之余,著名股份制专家、首都经贸大学公司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认为,如果湖南真的那样做,倒是应该为其叫好,乃至在全国推广。对此,笔者颇有言不尽意之感。 经过了前两年国有股从公开减持到暂停的大悲大喜,现在,人们的神经却无法不渐渐 虽然国退民进已是大势所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的国资管理体制没有建立之前,国有股的突击转让显然并非正常现象。根据十六大提出的提出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方针,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已是当前经济改革的一大主题,加快非竞争领域国有股份的退出本无可厚非,但是,在这一改革中,形成规范有效的国有资产转让方式显然是非常关键的问题。除相关制度体系没有建立之外,实际操作中毕竟还存在一些困难,尚难以适应国有经济大规模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在这种情形下,抢在“两会”之前大举进行国有股转让,不仅是迫不及待地抢跑道,而且不免有“抢钱”的嫌疑。 目前国有资产转让,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向经营者转让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通过产权交易所的协议转让市场没有真正形成;有关政策对国有资产转让程序的规定难以操作,实际上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变通行为。从上市公司来说,非流通的国家股向外资、民营企业和公司管理层转让,并没有根本解决全流通的问题,反而使产权关系进一步复杂化,为今后的全流通又设置了新的障碍。上市公司国有股的转让价格大多接近净资产,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差价利润。在这一问题上草率和不负责任的放开,除可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外,无疑是开辟了又一个寻租的新渠道。它是专门为各种各样的法人投机者提供的金矿,而多年来苦苦追寻却没能得到的结果的二级市场投资者却被无情地排斥在外,从而再次制造了新的不公平。 其实,解决国有股转让和国有股减持问题不能重蹈“一禁就死,一放就乱”的老路子。无论是湖南还是别的什么地方,叫停固不足以惊,大叫卖也未必是喜。正如上海的人大代表们所提出,只有从政策上和法律上形成规范有效的国有资产转让方式,国有资产的转让才能更加有效地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