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庄专栏独家文章:避免发生股灾的必要举措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1月08日 12:19 新浪财经 | ||
山庄 目前能够形成股灾的主要因素是来自加剧股权分裂和扩股再融资。 因为成熟的股票市场,投资者最怕上市公司业绩和虚假行为,但中国股市除此之外,更重要原因是加剧股权分裂。这正是中国股市的特色,也正由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股市,通 自去年市场暴跌到近期阶梯式向下,除了国有股减持和清查违轨资金入市以外,受其打击最厉害莫过于非流通股的再融资手段。其实,如果股市不增发扩融,市场还能发展起来吗?但为什么投资者却害怕扩融,归根结底还是没有脱离造就新的非流通股侵占流通股的利益。由于一方利益永远最大,一方利益几乎没有,游戏就很难继续进行下去。诸如实行国有股减持政策初期,并不是投资者意识当中的越减越少的减持过程,就象莲花味精、清华同方等高价增发形式,不但没有减持非流通股份,却使一些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本越来越大,如此减持,只能加剧股权分裂。 当然,我们看到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不可怀疑股市挽救了数以万计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即将下岗再就业队伍,也为那些资不抵债靠重组转卖非流通股权重新获得新生的部分上市公司保住了壳资源。但对那些拿股市当就业机会的弱市群体却无止境成为被融资的机器,由于抽血过量,加剧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之间的日以激化矛盾,才出现广大投资者拿脚踢股现象。如果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解决,继续利用市场融资机制加速新股、大盘股上市,继续加深股权分裂,象一些上市公司靠年终分红几分钱的业绩换来新的配售权利;象浦发银行理直气壮向股市要钱的增发行为,只能加剧股市不平等股权结构深层的结构矛盾。即使大盘短期出现筑底反弹,也由于股权结构继续分裂,政策很难再造下一个牛市。因为上市公司的圈钱利益直接损坏了投资者资金入市的信心,广大投资者通过一年半的下跌行情已经清楚认识到股权分裂很难保护自身利益发展,也就很难去维护市场利益。相反,市场缺乏营造投资者信心的牛市气氛,缺乏获得可持续增殖的现实利益,只怕是大盘向下选择,形成股灾仅也是时间问题。 相对"股灾",对市场不同时期和投资者不同时间参与有不同解释,就部分机构者与个人而言,99年后参与股市投机或炒做的投资者与本次大盘下跌相比,却能算是股灾。因为519政策宣布的恢复性行情的低点跌破了;2000年经济复苏,拐点出现的低点跌破了;2002年初《两会》政协代表倡导稳定股市走势同样没有稳住阵脚;54家封闭式机构投资基金全部跌破面值;尤其全线套牢99年1320点上方所有入场的投资者。3年的股市运转、3年的股权机制转轨、3年的管理层监管制度,虽然政策一再要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事实利益却全部荡然无存,算不算经历一场股灾?但对建立股市市场到今天,即使目前持续下跌18个月,调整幅度以百点起步计算刚过0.382,相对8年前325低点也没跌到0.5位置,12年的股市发展与国家整体利益,尤其为国企融资机制并未形成股灾。站在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经济发展规律趋势下认识股灾就有它不同含义。 因为投资者对利益与权益的理解不同,所以政府管理层对市场的调控政策总是与市场投资者产生较大差距,比如股市持续低迷,股指持续下跌,但市场利好却接连不断。证监会前主席在"中国资本之年"论坛上着重表态,今后的管理层主要将是扮演一个"裁判员"的角色,而不会再直接"下场踢球"。当广大普通投资者急于政策出面护盘救市,管理层却丝毫没有感到股市已经十万火急。从唯物辨证的角度看行为准则,管理层却认为:只有在紧急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对市场进行干预。同时仍旧不同程度利用货币政策的杠杆,加大对上市公司融资和增发大盘股数压制大盘走势。 由于管理层同参与者认识市场发展的角度不同,建立超常规战略投资基金队伍相对广大普通投资者倍感时间太长时,除了市场发展趋势,而不应该继续加大"一股独大"的股权发展趋势,更不应该让市场解决自身矛盾时扩大解决社会问题。624停止减持国有股,政策在先也事先说明"有关部门将进一步研究,把部分国有股划拨给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这部分划拨的国有股不在证券市场上减持套现。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可以在需要时,通过分红、向战略投资者协议转让等形式来充实社保资金。"对于这种转让形式还是回购形式,无论怎么转,战略投资者不是股票收购公司,早晚会把股票再以不同形式逐渐分流到股票交易市场,所以国有股不能全流通仍然成为市场最大的不确定因素。而如今上市公司管理层低价收购(MBO)形式,同样造就新的股权结构上的不同股、不同筹、不同价上的分裂。 堵住新股发行和变换融资方式是堵住加大股权继续分裂的必要措施笔者通过网站信息统计了2002年12月以来近一段时间下,上市公司增融发股对大盘走势影响。经统计新股发行4只,同天大盘指数不同程度收绿,两家上市公司职工股流通大盘同样以阴线报收,只有12月中旬市场停止增发、上市,大盘呈小幅上升走势。市场投资者对任何形式上的增发扩股默认形成谁上市就踢谁,有关这种现象我们可以查看近期新股上市后走势,没有一只能够走出独立上升行情。 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转制时期,投资者不希望看到加大股权分裂和一味增融圈钱行为。如果市场不能堵住新股上市,就很难消除上市公司造假,也就很难制止上市公司利用非流通股份"虚假重组。"其原因在于目前历史的特殊阶段,由于改制、转轨,市场总是保护不流通股东的权利,并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诸如北大青鸟近期重组000150麦科特,而麦科特4家发起人股东即没有真正出资,该股权又被惠州公安局目前冻结到2003年6月26日,如果这种咬定也能重组,日后对二级市场只能虚增泡沫。如今年上市公司五十多家融资改配股、发股改债转、发债改贷款,利用股权结构性整顿环境下改善融资变化,至少为上市公司市场财务报表留下隐患。象这样的违轨行为近些年市场已抖搂出的很多。如果没有非流通以大欺小的先决条件,市场就难以再生这种违轨土壤。 如果市赢率仍然成为市场投资者不可回避谈论投资价值的一种测量数据时,当中信证券上市当天市赢率高升到100倍以上,是否还会有人认为这只股继续成为近期领导两市大盘走势的龙头,也许它只能成为超跌反弹的风向标。除非投资者选择投资的价值观又被市场误导,市赢率、净资产并不是现阶段衡量非流通股份投资价值的尺度。无论市场阶段性如何帮助投资者造错、纠错,如何测量堵住股权分裂现象,就象八十年代上海治理、堵住苏州河的臭水一样,如果仅是为了排放,不能截污根治,苏州河照样不能变清。停发的目的也是在于先根治,再发展,而不能总要带着"污水""流通"发展。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在表面上,虽然实体经济解决了部分上市公司几十亿、上百亿的快速融资,但虚拟经济市场付出的将是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代价。其实虚拟经济付出真正代价并非只是挤压市场"泡沫",或是帮助机构、庄家打压股指,而严重导致广大普通投资者对市场持股的信心。如果近期网上传输的有关数据真确,(以沪市为例)目前A股帐户持有股票为1466万个,市值低于10万元帐户占有9成,那么市场管理层现阶段融资模式将有待改善。因为支撑市场的主要机体一旦丧失信心,市场投资者的利益与政策发生严重分化,违背了市场利益最大化,出现相似大跃进年代的快增融,低消化。即使没有公式化、净资产减持或其他形式的全流通,市场没等法人治理成型时,由于走熊已经把相当多数人逼出股市,市场走势的自然规律也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为坚定投资者对市场信心的主要核心在于市场诚信,利益只是表现形式,但愿我们新的领导管理层能够审视当前股市运行的发展趋势,如果97年到98年的平台整理都不能成为技术支撑,再度识融资制度是否合理也就太晚了。 并特此提示:在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分析的大盘观点、所评价或推荐的证券无任何利害关系,观点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 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 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151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 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