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晓工作室
今天中国最稀缺的资源,是优秀的经济学者。我不认为优秀的经济学者和石油一样重要,我认为它更加重要和不可或缺。
到了2002年,资本市场的参与各方发现,原来我们缺乏这种理论上的准备,以至于不
得不停下来,作一个长考。再一次来解读,创业板市场,或者全流通进程。这种等待,无疑是一种社会资源的闲置。股市的症结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那么我们在前期就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
我们不需要某种药方,或者针对某一具体现象的认识,这些事情人人皆知,即便是反潮流的,并且根本在于,无助于事件的解决,即便是撰稿人挣到了稿费。需要有人静下心来,作成体系的研究,以便公众对特定事件有系统的理解。
如何定义经济学研究?我们有很强的政策研究体系,如果政府依然维系在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地位,那么就没有任何问题。但现实是,经济生活的主体,逐渐由市场中自由竞争的企业来承担,政府则致力于创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前提是,研究者本人对企业有基本的了解,然后寻求景气循环周期和企业竞争力的结合点。
资本市场仅仅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对许多问题我们都缺乏“心理”的准备。人民币是否应当升值?如何看待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类似这些当然是新的问题,经济理论滞后于经济发展本身,这是客观事实,但是我们确实离理论支持太远了一些,即便也可以理解为经济成长过于迅速。
我写过一篇文章,文中说:其实没有一个“海归”或者“本土”的区分。我们都在引用西方的认识,既然我们自身的发展有所滞后。引用西方的经济理论,发生在西方企业的案例,或者这存在内在的危险性,因为远离了我们所处的环境。当我听到,电视中的某个权威人士又在很自然的作这种引用,突然间很不安。虽然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财经媒体的读者对财经媒体不满,其实就是对财经撰稿人的能力不满,但是财经撰稿人不是孤立的,他描述经济现象,这背后需要相关理论的支持,仅仅是对事物的敏锐是不够的。
今天我们能够认识到优秀企业经理人的价值,同时我们也以一种更审慎的眼光来认识这一群体。一方面是赞扬,另一方面则是质询。今天受赞扬者,已经不是那些仅仅在生产线强化了劳动纪律,或者是强调了生产责任的人们。毫无疑问,经济学者同样也对整体经济的成长至关重要,我们似乎也应该以同样的认识来予以对待。
如果在未来几年,我们遭遇了某种挫折,那么经济学人士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事物的发展相反,公众也不应当吝啬褒奖。这是我的认识。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
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
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151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
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