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晓工作室
无疑,近期的市场状况表现得很市场,它下跌,然后是进一步下跌。问题在于它已经下跌了四成,但看上去下跌似乎还才刚刚开始。也许以后会成为,财经教程的一个案例。
新的趋势似乎已经形成,表现为一个巨大的惯性。任何的“利好”都显得弱不禁风。
事实上“利好”本身就被怀疑,是否可以理解为管理层对趋势的判断呢?投资者不由自主的那么思考。
即便没有任何不利消息,抛售也在继续。无论是A股、B股,或者是基金,投资者抛出他持有的任何东西。有一天,或者可以在营业大厅的楼下,接到投资者抛出的移动电话,既然营业大厅都已经搬到了楼上。
最近几天的行情体现了“群羊效应”。有时候,投资者不再有逻辑思维,行为近乎条件反射,如果临桌的人抛出了股票,那么他也会那么做,甚至于不问及原因。股市的困惑在于,人们抛出他要继续持有的股票,因为他认为可以在一个更低的价格买回来,所谓的空杀空。
唯一在思考的人,则钻了牛角尖,思路又回到管理层“托市”这个情节上了(即便自己刚刚还指出“利好”对股市影响十分有限),可行性似乎从来不是要考虑的问题。这反映了一种社会情绪,当市场找不到应对良策的时候,需要的是找到一个可以对下跌负责的人,即便这很牵强。
我们阅读到一些财经评论。这并不奇怪,就像两年以前,大量财经文章,都在说明股价的合理性。真的,人很难脱离具体的环境来理解问题。一年前我们很难接受,对股市负面的评价,现在则正好相反,对正面的评价视而不见。财经评论人,同样也处于特定的环境中,并不存在特殊。即便存在高明者,有一些客观的认识,那么也缺乏相应的受众来接受。
股价和基本面毫无关联系,短期内就是如此。这也就是说,股价既然可以达到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那么也可能到一个不可思议的低水平。投资者之所以很难把握机遇,原因就在于,无论是高价或者是低价,都会有相应的见解来支持。与环境对应,通常也很有说服力。
股市的故事通常是:一些个股的股价已经很低,但是投资人认为它会更低,它真的跌得更低,投资者则认为它还会下跌,财经评论人的言论成为了理论基础。很不幸,股价反弹了,一段时间之后,从一个历史的角度看,原来当初的价格,真的是低得惊人。当然那个时候,已经不再有人关注了,人们只是对眼前的事物有高敏感性。
那么又如何来应对?如果有人抛出,那种新的,可以拍照的新手机。毫无疑问,我会在楼下接着。股票如果在一个“合适”的价格,那么无疑是买入。如果现在买入是错误的,那么这种错误也比前期买入小得多。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
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
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151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
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