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晓工作室
似乎有那么一种认识,近期无休止的价格战更印证了这一点。
确实存在问题。传统意义上,商场的收入由3个部分构成,服装、食品、家用电器。但是新的业态出现了……
人们开始更习惯于到超级市场选购食品,不只是食品,也包括类似的商品,洗发水或者是文件夹。理由是这减少了采购时间,食品上很难附加服务,因为顾客对产品有足够多的知识,当然这一购买倾向的形成也还有其它方面的原因。
同样的,服饰专卖店似乎更突现了品牌,越来越多的服饰专卖店,这体现了品牌所有者对终端销售的关注,也意味商场最重要的利润来源,不断遭到侵蚀。
家用电器面临的问题,不在于专业的家电超市的冲击,在此之前已经有了麻烦。这一业务早已经不能对损益表带来任何积极的影响,虽然修饰了收入,因为家电还是有一个比较高的单价。当然是这样,在城市的中心地带,销售一些体积庞大的“箱子”,无疑是一个错误。
更为糟糕的是,某些商场居然还在滥用一些特权,比如向供货商收取一些杂费,或者在付款上更为“灵活”,其中的理由是经营压力。却没有意识到,这就很难吸引到强势的供货商,进一步弱化了原本十分脆弱的市场地位。
没有死亡的业态,死亡的是糟糕的经营本身。
商场的优势从来不是一个秘密,也从来没有消失过。她能根据季节变化,从整体上对整个售卖环境重新予以布局,从而创造出单位空间更多的销售收入。就如同有些人不断更换电脑壁纸,以对应特定时间段落的情绪一样。关键在于:是否对所有的销售单位(柜组),都有调控的权利;其次这种调整本身也需要相关的运营能力。
人对人的服务,意味着成本,同时也暗示了,商场有高端化的倾向。卖力吸纳顾客,也可能是错误的,获得了收入,收入却不涉及利润。拥挤的现场以及相应的廉价商品,使能够带来利润的顾客转身离去。商场的问题其实就在于,商场不像是商场,她在模仿其它业态,这显然并非其所长,滑稽多过神勇。
当然商场投资过度不是秘密,这对应80年代大型商场过少。一段时间以后,会趋向于一个合理的数量,因为部分商场认识到了问题的严肃性,开始向其它类型的业务转型,比如中心超市。无疑商场的硬件转为超市使用,肯定是一种浪费,但又能怎样,所谓的“沉没成本”。
并不是所有的商场都有问题,一些百货商场运营的相当出色。每到周末,有数不清的浙江人搭乘火车到上海的商场购物,因为上海有更成熟的百货商,这无疑是证明了这一业态的生命力。商场不会死亡,这就如同商业本身不会消亡一样,糟糕的经理人的职业生涯,则必死无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