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晓工作室
每个都在谈南美的经济危机,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危机?
最近以来,各国经济危机反映了一个相似的过程,也很经典。首先是货币兑付出现了问题,这是故事的开始。危机迅速蔓延,原有的虚假繁荣被得以暴露,银行纷纷宣布倒闭,
他们的客户在更早的时候已经倒闭。市面出现了骚乱,居民开始哄抢各种商品。危机也并不局限于发生在某一国,周边国家立即感受到了压力。
社会化分工,使每一个人可以更专注于一个狭小的领域,这种细化的分工使劳动生产效率的提升有了可能,结局是社会财富总量更多,即便在分配上未必能使人人满意。一个副产品是,我们并不能独立于社会生存。
整个社会的分工协作由市场来协调,市场使资源得以有效的配置,其中的关键是货币。当然如果货币突然失去纽带作用,那么整个经济运转就会停顿下来。这时候,我们就发现,我们处境居然要比原始人还要糟糕。我们远离我们所必需的一切,无论是面包还是洗发水。
延伸一下这个问题。稳定的汇率要比低廉的汇率,更能促使出口的增长。亚洲金融危机中,东南亚急剧贬值的货币并没有给予出口以多大的帮助。因为急剧贬值的货币,使采购变得困难重重。
既然社会化的分工带来了劳动生产效率的提升的可能,我们就希望扩大市场的规模,使这一潜力得以进一步释放。WTO就是扩大市场规模的一种途径。从逻辑上说,最终社会财富可以实现最大化,每一个市场的参与者都能从中获利。当然,市场的运转就变得更加复杂,它已经是很复杂了。比如说,涉及了货币间的兑换。我们通过货币的兑换,将市场与市场连接了起来。
和企业一样,有时候特定地区经济,也可以是一种掺假的行为,繁荣可能只是一种假象。这里涉及了现金流。但在一个金融的背景下,现金流就不再是一个问题。简单的说,你现在可以用明天你才赚到的钱,即便明天是个未知数。当然信用支付,同时意味着,你的支付能力取决于债权人的理解。
《资本论》中有这样的叙述:货币转化为商品是容易的,反过来则是惊险的一跃。这是一个假设,在市场正常运转的情况下,这是毫无疑问的。一旦这一假设受到了质疑,后果就变得不堪设想。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市场依然会是存在的,企业间倒退到,实行以物易物,勉强运转市场。无疑,效率就非常低下。
必须要指出的是,在有强有力政府的前提下,市场体系的恢复也并不是很难。对散落在城市街头的人予以救济,对银行系统注入资金,对货币的未来前景予以承诺。整个危机还是能够很快的过去。当然,目前的危机,虽然已经有一个很大的规模,但依然局限于地区。如果暴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
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
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 5361,5151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
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