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晓工作室
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选择了独资这一形式进入中国市场。这是最近的热门财经新闻。那么为什么?
这个命题要回顾历史。
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或者说是中国刚刚打开国门时。外资实际上避免实施资本层面的合作,更偏好的方式是技术转让。松下电器在70年代,提出了“中国构想”,是要在电器领域帮助中国企业。但是在整个70—80年代,松下只在中国投资了一家企业,并且只占25%的股份,也就是松下北京彩显项目。
随后合资经营依然不是主流的思维方式,外资倾向于灵活的合作,即便这一合作已经不得不涉及资本。这里有一个合作企业的概念,合作企业是以双方约定的分配方式,实现利益分配。但在特定年限之后,所有的“剩余资产”都归中方所有。大连华录的录像机项目,就从一个技术转让项目转为一个合作项目。也有一些企业,天然就喜欢这一模式,比如说可口可乐。
随着双方的相互了解,当然不同企业和各个政府部门有不同的思维进程,合资经营终于成为一种主流的合作形态。当然这一形式,其实并不是非常具有建设性。跨国公司是从总体来考虑问题,但这并不能涵盖合资子公司的思维方式。如何来协调关联交易?既然合资子公司具有独立的财务人格。
独资终究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因为中方合作者通常没有资本金来源,甚至于部分企业出具的资本金是中行垫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资本市场还处于幼稚阶段。每一次扩股,股权都不断被稀释。最后,外资收购剩余的零星股份,企业转变成100%的外资所有。
我们能够看到这一思维脉络的继承关系。虽然合作形式在变化,但中方合作者可能就是同一个人。一般说来,合资伙伴来自于合作伙伴,合作伙伴则来自于技术项目的接受方。独资企业的员工也就是以前合资企业的员工。这个命题实际上很有趣,背后的内涵很丰富。双方,无论是中方或者是外方,都是在摸索中前行。
家电企业确实占了其中的“便宜”。在外资缺乏直接进入中国市场信心的时候,以相对低廉的成本获得了技术转让,虽然有许多重复引进。今天反过来可以和外资进行竞争。这一故事今天在其它领域,就很难被再一次重演。
未来则又会变化。在90年代初的时候,理论上已经否定了全球一体化经营的概念,部分产品当然可以是一个例外。合理的思维是,企业分为三个地区性企业,美洲、亚洲和欧洲,是平行的三个机构。实现在本地区的一体化,当地销售、当地制造、当地上市融资。彼此之间也有有限的竞争,但不很重要,因为消费差异很大。这样,外资企业在深沪上市后,逐渐地也会变得本地化。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
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
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 5361,5151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
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附:新浪网财经频道征稿启事)
热力推荐摩托罗拉 三星 三菱 松下手机图片专区,最炫、最酷、最流行!
和心爱的她养个短信宝宝,体验浪漫虚拟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