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星
在股市2001年年报公布后,除了引起市场极大关注的:“股指大幅爆跌后,整体市场的市盈率不降反升”现象之外,还有一个非常现象应该值得深刻反思,即沪深两市场之间出现了业绩(市盈率)的巨大差距。据上海证券信息有限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
沪市:已披露2001年年报的660家上市公司总体平均每股收益为0.176元,总体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228%,平均每股净资产为2.440元,分别较去年下降了19.63%,11.96%和8.27%。有62家公司发生亏损。
深市:已披露年报的513家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06元,加权平均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29元,加权平均每股净资产2.53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03%。亏损公司数量88家。
截止4月30日深沪二市成交均价在10元左右,其中沪市平均股价比深市高,深沪二市的平均市盈率73倍,其中沪市58倍,深市160倍。沪深两市市盈率出现了巨大差距,而且这还是在沪市平均股价高于深市的情况下出现的!
沪深两市为什么出现如此巨大的差距呢?
1)是两市的地域差距吗?
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难免出现地域差距,但我们都知道沪深股票市场并不是地方性的交易市场,都是面向全国的交易市场,市场中的上市企业都是分布于全国各地,并没有什么差别。即使两市都有一部分本市所属地的企业,但因数量有限所占比例都不至于影响整体市场,而且两市本地企业经营业绩相差无几。所以两市的这个差距并不是源于地域的原因。比如说是上市公司业绩下降所导制,在一个相对的封闭经济体内,要上升都上升、要下降都下降,不应该出现如此大的差异的!
2)是市场规则、会计规则的差异吗?
沪深两个交易所虽然有些规则存在差异,但并没有重大上市取向的区别,比如象美国的纽约股市和那斯达克市场上市公司取向区别非常大,但沪深股市实质上并无此取向区别,许多规则实质上是殊途同归的规则。而其他的一些差别更不至于对沪深股市产生如此大的差异,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中沪深市场的各项指标都极其接近。
如此众多的可能性都被排除了,我们看到这种差距是在2001年突兀产生的!所以此问题一定是近期两市的某一项重大政策、规则的改变而产生的!在过去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沪深股市的政策、规则的重大差异就只有一个,谜底找到了:因深市筹备创业板,停止了新股的发行上市,所有新股都在沪市发行上市。
沪深市场市盈率的差距暴露出严重错误的“市盈率圈钱机制”
沪市因为不断有新股的上市就没有出现明显的业绩滑坡,而深市因为没有新股的上市就出现业绩的大幅滑坡。事实上也是如此,我们看到沪市的确有一大批新近发行的低市盈率的股票,比如华能国际、中石化、宝钢股份等等低价大盘股,而新上市的公司的业绩大多还可以,整体市盈率较低,所以正是因为这些新的低市盈率的股票,才拉低了沪市的整体市盈率。我们看到除新股外,老一些的股票比如6006**、6007**、6008**序号的这些股票的业绩,平均与深市是相差无几的。
深市因为新股暂停而“市盈率”大幅彪升这一现象,更清楚的证明了市场中广为流传的股谚:“一年绩优、两年绩平、三年亏损ST”的科学性。同样我们通过有关统计分析数据可以得到明确的数据: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年7年沪深两市的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339元、0.344元、0.315元、0.281元、0.249元、0.238元、0.174元。可以明显发现,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出现的是滑坡迹象,由此市盈率出现逐年高升的状况,而2001年上市公司的效益滑坡迹象是历年中幅度最大的。
而这种上市时是绩优、高成长、低市盈率,一旦上市成功圈完钱后,就业绩滑坡、绩劣、高市盈率、亏损的现象,更多的是反映着中国股市的深层次问题:按市盈率理论定价发行新股的严重错误,已经普遍演变为“市盈率定价圈钱”,并且同时证明了在这种机制促进下,中国股市上市公司的业绩存在大面积的造假行为。
因为中国股市由于市场分裂而形成的流通股新股发行的定价机制是由“市盈率”来定价的。而市盈率定价机制就是新股发行价由企业业绩来确定,每股收益0。30元按20倍市盈率就可以定发行价6元,若每股收益0。50元,按20倍的市盈率就可以定发行价10元。此机制是表面上是鼓励好企业上市融资,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业绩越好越可以定高价、就可以圈更多的钱”的机制的的鼓励下!“业绩造假”就是“圈钱”最捷径的方法了,所以上市公司在发行股票的时候业绩出奇的好,一旦股票发行成功圈到钱以后,业绩就不那么重要了,以后几年上市公司真实的业绩也就逐渐显现出来,也就出现了“一年绩优”“两年绩平”“三年亏损ST”的普遍现象。而正是由于这种现象不是一两个个例而是普遍现象,从侧面反而证明了中国股市的上市公司的业绩造假、报表虚构、操纵利润等等手段,来利用我们中国特色的股票发行机制--市盈率定价下的高溢价发行股票,在市场中利用欺骗手段大肆圈钱。此造假问题在以后的几年中逐步显现出来,而几千万的投资者成为了最终的受害者。
中国股市如此大面积的造假上市,板子不应该仅仅打在上市公司身上、打在中介机构的身上!重要的是要反思我们的市场存在的制度性缺陷。当我们看到政府管理层管理市场的指导思想还是停留在为国企脱困,股票市场就是企业的融资市场,以在市场中融资的多少衡量业绩,继续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分裂,不断发行错误的新股制造历史遗留问题,把股票当做是按市盈率就可以定价换钱的错误理论等等行为,再指责上市公司与中介机构造假圈钱,还能有说服谁呢?怎样让投资者对中国股市建立长期信心呢?中国股市是一个被错误的经济学理论误导而建立起来的错误的畸形的股票市场,十多年发展后的今天,它可能因为正确的理论而重生,也可能因错误理论的惯性而死亡!而“中国股市的全流通改革”是唯一的出路。相比近期引起关注的新股市值配售政策而言,在中国股市停止错误的新股发行更应该是管理层的当务之急。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所有媒体及网站要转载,请致电:(010)62630930转5151联系。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与合作,欢迎踊跃投稿。(附:新浪网财经频道征稿启事)
张卫星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