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晓工作室
华融、信达、长城和东方,正在向公众推销多达一万四千亿的,银行不良资产。这给手头宽裕的企业以新的选择。
每一间高成长企业的背后,都是一连串的购并故事。娃哈哈在成立之初,90年,兼并
了员工数比她多十倍的杭州罐头厂。海尔则在96年一年内,购并了十多间企业。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马路那一面的海信,一直到90年代中期,海信只不过是一间资产规模数亿元的中型企业,今天在中国最大企业排名榜靠前部分就可以看到她。
不过起码在最初的时候,公众对此类购并大都持谨慎的态度,一部分人实际上是怀疑和否定。这种谨慎是有道理的。兼并至少意味承担了部分负债,即便不是所有的。兼并也同时意味对原有员工的某种承诺。而企业之所以难以维系,唯一的原因是不能继续承担以上的义务。
这就造成一个结果,如果企业不能在短期内顺利的变化,被购并企业对收购企业而言就是黑洞,不断在吸收着宝贵的资源。现在收购企业要面对被购并企业,所有的不良经营环境。娃哈哈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使杭州罐头厂开始赢利,绝对不能更快了。但宗庆后无疑还是吸取了其中的教训,此后娃哈哈很少参与购并,更多是从无到有的建立新工厂。
有时候,企业需要的仅仅是资产。娃哈哈购并杭州罐头厂,唯一的理由是,在当时,宗庆后始终无法获得一块地皮来扩建他的生产线,而他的销售却在不断增长。现在企业终于有了新的机会,这基于政府现实的认识,从搞活每家企业到搞活经济本身的转变,这一思想上的转变可并不轻松。政府承担了原本由企业承担的一些工作。
大多数的企业资产实际上有专用性的特征。换句话说,很难有转移使用的可能,至少某些特征是这样,所以才被认为是不良资产。这就意味买家可能是有限的。企业也可能以一个低廉的价格获得所需要的资产,这当然会推高企业最终的权益收益率。资本性产品的廉价,会使未来现金流状况变得十分有利。
只是多了一个选择,企业间的购并在许多时候,依然是有利的。它避免了转向过程中的阵痛,更多保留了顾客和优秀的员工。海尔渗透到了一些新领域,这些领域原先她也并不是很熟悉,需要和被购并企业一起面对问题。这里的关键是企业需要的是资产还是企业。
新的选择也可能成为新的负担。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要比预计的顺利。很简单,企业都看中了其中的不动产部分。毫无疑问,现在地产市场处于高潮时期,也许企业又会在这一轮高涨中,消耗完所有的现金。这样一来,也许她们自己就会成为下次被处理的不良资产,就像不断上演的情景喜剧一样。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
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所有媒体及网站要转载,请致电:(010)62630930转5151联系。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
道的支持与合作,欢迎踊跃投稿。(附:新浪网财经频道征稿启事)
责任编辑:Jafei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