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晓工作室
不只是基金,也包括其它所有的机构投资者。对市场不断爆出的丑闻我们已经感到厌烦,而不再是幸灾乐祸。当然垃圾企业总是存在,但这里的问题的股价的异常波动。这背后总是活跃着机构的身影,或者叫魅影。
显然不能以“我们是有经验的,我们看见起了烟,那里就一定有火!”作为事物判断的依据。在没有充分证据的前提下,你只能认为某些机构投资决策,只是足够地愚蠢。无疑,这也他们对此的解释。你知道,我们仅仅是决策失误!机构赔钱或者并没有什么,即便这些钱来自于中小投资者,因为这里已经包涵了某种预期。但是不合逻辑的交易决策,扰乱整个市场的秩序。
我们是如何来追究财务人员的责任的?很简单,这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任何一家会计师行在审查公司的帐目之前,都要求公司负责人签署一些文件,书面声明企业提供的原始资料是真实无误的,会计师行不对原始资料负责。。。。。。
基金要完善决策备案制度。决策是依据谁出示的投资报告,那家公司?撰稿人又是谁?原始资料从何而来?数据是否进行过核对?最终又是谁来批准,委员会或者是某个人?特定数额头寸的投机是谁授权的?这所有的资料都要保存。既然这往往是涉及数亿,甚至于更多的资金。那么毫无疑问,是完全必要的。这种制度早就存在,不存在经验和技术上的问题。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没有得到非常多的重视。
没有人要扼杀投资决策的“创造性”, 创造性也不等于是没有由头的。即便是直觉,也有所依托的思维基础。总不至于是投个硬币就完成了买或卖的决策吧。产品的美和作业过程的严谨之间丝毫也不矛盾,事实上是相互关联的。
同时对投资机构的自身建设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巴林银行是如何倒闭的?毕竟这是在从事金额业务。一些触及地雷的机构迫不及待得告诉公众,他们是“模糊”决策的,没有人对结果负责。
不要说这是给基金经理人以压力,这一压力是合理的。一名基金经理人的收入是是普通白领收入的十倍,是蓝领的一百倍,也许是更多。总是有一些过人之处。另一方面,这恰恰是保护,对职业生涯最有效的保障,决策失误终究是现实存在的。机构中的每一个人都要严肃的面对决策过程中多扮演的角色。风险的边界无疑也被明确了。某些不合理的“要求”,将会被予以有力的抵制。
如何保护中小投资者,是我们最大的课题。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唯一方式,只能是规范机构投资者的行为。首先这种行为要透明化,这倒不是说决策备案要公开。我想没有多少人有兴趣看这些东西。但是当公众普遍提出质疑时,管理层对决策备案的审查是题中应有之意。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所有媒体及网站要转载,请致电:(010)62630930转5151联系。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与合作,欢迎踊跃投稿。(附:新浪网财经频道征稿启事)
责任编辑:Jafei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