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晓工作室
有一个门户网站提供了一份可怕的盈亏报告,即便是在资本市场最善待。COM公司的时候,这样的报告也实在是令人不安。当然亏损是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规模却是一个不能忽略因素。
郦晓工作室能够相对容易的挣个三瓜两枣,而美国在线或者电子港湾的地位则在不断地强化,似乎也没有理由替雅虎和亚马逊过分担忧。规模做得特别的大,或者相反特别小,都没有太大的问题。有问题,也有能力,自行予以解决。几乎所有企业都表现出类似的特性,DOTCOM公司也不例外。
很显然,当企业的规模是如此之大,就有了对市场的影响力,可以简单的把公司的内部矛盾外部化。美国在线已经多次提高了她的网路接入价格,每一次的结果都使利润大幅上扬。现在她有了更多资金投入到购并和研发,结局是她能够提供差异化更大的服务。其它企业无法竞争,这样提高网路接入价格的环境更充分了。
当规模小得可怜的时候,逻辑就变得非常简单。只要工作就有了收入,努力工作就带来了更多收入。除此以外,没有更多需要考虑的了。
中等规模的企业存在天然的局限。大规模的企业通常不会主动介入到价格竞争中去,因为她的份额最大,降价的损失最大,除非她的成本相对地低。同样的小规模的企业也不会有太多兴趣参与价格竞争,因为受到供应能力的限制。中等规模的企业则有完全不同的市场理解。一方面,因为已经建立了组织机构,也就是说有一个固定成本需要摊消。另一方面,又缺乏足够有效的市场影响力。
必须要承认,中等规模企业的的好日子,只是一种偶然。平均每家国有中等规模的企业,赢利只有一两万块钱。当然有一个如何界定的问题,产业间存在很大差异,规模不能以营业额来衡量。有些产业很地域化,比如水泥,中等规模的企业可以活得很好。有一些企业有特殊优势,比如品牌、经验,也要另作别论。
在现实中,运行出色的中等规模企业,往往以市场化的方式来重构业务。简单的说就是把可能分包的业务,都转包出去。它的好处是企业的风险变小了,缺点是企业对业务缺乏驾驭能力。也就是说市场上会出现大量同质的产品和服务。你的供应商往往也同时服务于你的竞争对手。对企业运营者的技巧是一个很大地考验。
购并不是最佳选择,购并是唯一的选择。很多时候,很难替购并找一个高端的,令新闻界满意的理由,但是购并不需要高端理由。减少了价格竞争,减少了成本开支,还需要更多理由吗?
我始终认为,对企业形态及运营思路的描述,要比对财务报表的研读,可以对企业认识得更为清晰。无疑,只有存在一个合理的前提,才能期望一个相应地结果。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所有媒体及网站要转载,请致电:(010)62630930转5151联系。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与合作,欢迎踊跃投稿。(附:新浪网财经频道征稿启事)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