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善高
那是在1991年的仲夏夜,上海几家体育场馆的售票处前排起了长队,先知先觉的人们为购得“兴业房产”的股票而彻夜不眠。他们的辛劳终于在次年有了回报,有着“兴业”的名,沾着“房产”的光,再加之是全流通盘,“兴业房产”的股价如日中天,一度成为全流通盘中“四小龙”的佼佼者。
有着“国内第一家不动产股票”美誉的“兴业房产”被投资者十分看好,在上海甚至有投资者将“兴业房产”股票压箱底,认为该上市公司占有“先发”之优势,前景未可限量。公司上市之初业绩尚处中游,持有该股的投资者心态不错,因为“三无概念股”的号召力使得“兴业房产”每年都有一波力度不小的上升行情,持有者低吸高抛,收益不菲。
然而星移斗转、物是人非,被投资者寄予厚望的“兴业房产”财务状况江河日下,“兴业”不成,却走上了毁业之路。
凭心而论,“兴业房产”的“兴业”历程十分艰难,公司管理层确曾努力过。在1993年至1996年房地产行业处于低迷市道时,“兴业房产”每年亮相的年报虽说不上靓丽,但也差强人意,起码不至于亏损。而如今房地产行业蓬勃发展,广大居民踊跃购房,按理说房产业进入了收获期,可“兴业房产”的业绩却不增反减。近期该公司发布公告称,原大股东欠公司款项3.3亿元难以如期偿还,另外还为大股东及其子公司担保4.1亿元,面临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同时还为其他公司提供担保或者互保,由于欠款追索不成和担保连带赔偿,将造成“兴业房产”财务状况出现异常,公司因而戴上了“ST”的帽子,4月4日上交所公开谴责ST兴业,该公司的二位董事由于未能勤勉尽责也被公开谴责。
从上述的“兴业房产”财务窘况中投资者不难看出是大股东掏空了公司的资金,而乱担保更使公司资产质量雪上加霜。这里笔者有二大疑惑提出来供投资者思考。
一惑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制衡机制的缺失。我们常说中国上市公司因为股本结构不规范,流通股比例小,造成国家股、法人股一股独大的局面,普通股股东对上市公司不能形成有效监督,大股东在股东大会上以占大多数的投票权就可轻易通过董事会议案,哪怕这些议案有时明显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而作为全流通盘的“兴业房产”照理说不可能有一股独大的现象了,但是事实上使得“兴业房产”走上毁业之路的几项资产处置和对外担保议案都是董事会提出的,面对可能遇到的风险(目前已经成了事实风险),股东大会的制衡机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上市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股东大会形同虚设,往往是以走过场的形式草草收场,即使有股东对上市公司提出的议案表示质疑,但因不能形成合力,独木难支,常常被冷处理,最后不了了之。
二惑股东的投资理念和对上市公司的监督意识。现阶段中国股市中不少中、小投资者还远未形成价值型的投资理念,投机风盛行,一般都是谋取短期差价收益的套利者。他们只在乎曾经拥有,搏取投机收益,不会长期持有股票,更不会以长远的眼光关注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因而当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即将出现问题时,鲜有大声疾呼者,也没有以股东——上市公司主人翁的身份去重视公司的基本面,所以从另一个侧面来讲,股东对上市公司监督意识淡薄也是造成“兴业房产”资产质量每况愈下的一个原因。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所有媒体及网站要转载,请致电:(010)62630930转5151联系。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与合作,欢迎踊跃投稿。(附:新浪网财经频道征稿启事)
责任编辑:jafee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