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晓工作室
一不留神就掀起了一股浙江热,包括浙江的行业网站都受到了褒奖,也的确她们都是赚钱的。任何事物只要是“热”就值得反复品味,这绝对不意味否定什么。这一问题对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也有启迪作用,引发了我们多方面的思考,或者也很有趣。
我不需要调查就一样有发言权。首先我就是浙江人,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其次过去十年我没有闲着,经历使我熟悉有关浙江模式的一切。无论是面向海外市场OEM类型的运营,还是市场为中心的分销渠道或者她的生产模式。
浙江没有特别大的企业,事实上一家也没有。虽然杭州地区的人均GDP与北京大致相当。浙江没有一家企业的营业收入达到一百亿人民币。不管是制造业或者服务业,还是流通领域都没有。曾经有过这样的尝试,将一些小型家电企业予以合并重组成金松集团。收入在短期上扬以后,不断下跌,最终只及合并前的1/2。
浙江也没有非常突出的品牌,也许娃哈哈是唯一的例外。这家脱胎于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的校办企业发展得一直很顺利,现在有60亿人民币的营业规模。如果她真的购并了乐百氏,那离一百亿的营业规模也不是很远了。除此以外,对大多数人而言,浙江商品就是一片茫然。即便他或她的生活,实际上早与浙江商品已密不可分。
浙江的企业拥有成本上的优势,这和劳动力成本无关,得益于较好的配套环境。但也仅此而已。浙江的企业缺乏足够市场屏蔽的能力,没有大企业没有突出的品牌,只是这一实质的外露,一种表现形式。
其实本质上根本不存在什么浙江模式,阅读任何一本政治经济学读本,都在介绍“浙江模式”,不过发生在200年以前。浙江模式其实就是一种经典的产业发展初级阶段。一件产品由某一特定村庄的一些家庭完成,每个家庭负责一个部件,另一些能人则负责销售和采购。
产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就遭遇了瓶径。确立市场屏蔽,提高进入壁垒。需要创新技术和资本聚集。娃哈哈在发展过程中也机智的吸收了达能集团的资金,虽然她卖的是“中国人自己的可乐”。投资者一方面是市场下的产物,另一方面总是要帮助企业确立非市场化的优势。这其中的理解也很复杂。
所谓浙江模式应该理解为中国模式。与200年以前“浙江模式”不同的是,企业面对一个更庞大的市场,今天中国的人口规模是英国工业革命前的130倍。这一需求又反过来推动了整个产业的规模化。规模化意味更低廉的商品价格。这是一个不断正面循环的过程。所以没有理由怀疑中国经济的未来。一方面她还在很初级的阶段,另一方面中国市场的潜力几乎是无限的。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所有媒体及网站要转载,请致电:(010)62630930转5151联系。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与合作,欢迎踊跃投稿。(附:新浪网财经频道征稿启事)
责任编辑:心雨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