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晓工作室
汰弱留强,还是强者愈强?
从广义上说,最终每一个人都会从一个更大范围的贸易体系中受益。因为每一个个体更多的参与了交换。由于各个经济体之间存在不同的能力,或者说不同的长处。所以交换会 使得所有人的效用最大化。更深入的理解,即便是某一个经济体在所有产业部门中都有优势,她也应当集中精力做更擅长的事情,而另一些则由其它的经济体来完成,以实现她的效用最大化。换句话说,没有谁会拉下。
有时侯会不好意思在路边的鞋摊让人代擦皮鞋。这种不好意思肯定是错误的。擦鞋者被接纳进经济体系中来,本来他们与此毫不相干。从长期看,就可以分享一些成长较快经济部门的财富增长。服务总是在涨价,而工业品则越来越便宜。如果自己擦,就封闭了别人的机会。更何况他们可以专业的完成,起码我的皮鞋以前从不打腊。这就是一个经典的WTO方式的逻辑。
但是这一目标在实践上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实现的过程就是问题。
对浙江省的一些所谓外向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她们的好日子真的是到了。当然,以前过得也一直不错。显然,不再有配额的限制。另一方面,或者成本也能有所降低,原材料采购和人员工资。有必要指出的是,优势本身不会自然的“流动”,这种“流动”只存在于经济学家的想象之中。相反,因为产业配套环境,优势在一段时间内只会不断的强化。
人员工资与物价水平相适应。影响中国物价很大的一个要素是粮价。通常情况下,粮价上升,物价也上升,接下来人员工资也要相应随之上升。由于中国粮食的生产成本高于国际水平,我们确实在承担着更高的食品费用支出。虽然粮食问题涉及方方面面,不过,最低限度不是外汇支付上的困难。就算是增加十倍的进口,也不会出现支付困难。
至少这会抑制了粮价继续上扬的可能。事物微妙之处在于,农民不能够通过农产品提价获益,会更多的向非农产业转移。现在就有了充足的劳动力,而且相对于以前的收入来说,工厂也不需要支付太多的薪金。无疑,工厂的赢利将会持续增加。前期资本市场已经有相应的反映。
跨国公司依据的理论相对说来较为模糊。因为跨国运营总是要较之本地区企业承担更高的成本。除非存在特殊的技术以产生溢价,能够吸收所有的额外成本负担。这就差不多是在描述微软或者是迪斯尼。毫无疑问,她们是最大的赢家。美国作为一个经济体在全球范围内廉价的获得劳动密集的产品及原材料,而将注意力转向信息产业和金融服务。无疑,比尔盖姿会更加富有。
我们说,有关WTO一些人天然的适应,另一些人则要积极的去适应。但是这根本没有选择。趋势席卷每一个人。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所有媒体及网站要转载,请致电:(010)62630930转5151联系。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与合作,欢迎踊跃投稿。(附:新浪网财经频道征稿启事)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