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原创互动 > 国有股减持方案大讨论 > 正文

徐正茂:国有股减持的本质问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01月31日 15:47 新浪财经

  作者:徐正茂

  目前,国有股减持成为全社会关心的一件大事,各个阶层的人士都对此表示出极大关注,引发了激烈的讨论,百家争鸣,而由此产生的减持方案也可谓是百花齐放,但至今也没有一个可以令各方接受的,或者说“多赢”的方案。何以如此?一个证券市场中的问题为何引来如此之多关注?为何会出现那么多种方案?又为何始终不能达到“多赢” ?

  本文将尝试分析并合理解释国有股减持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和问题,以使民众能够更加清醒、深刻地认识到目前我们所面对的问题,从根本上找出国有股减持的原则思想及具体方法,推动我国市场经济改革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前进。

  国有股减持的本质问题是所有制改革,它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是中国现代政治经济发展的转折点。

  众所周知,中国证券市场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证券市场,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搞不好可以关掉),慢慢成长起来的,这就注定了其“根不红,苗不正”根本特征,之后所形成的一个个乱象也就再所难免了。然而,历史不能重来,我们无法回到过去建立一个理想的市场,只能接受眼前这个市场。

  中国的证券市场能够得以生存、发展必定有其合理性,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与之相适应的所有制结构是全民所有制为主,集体所有制为辅,这种长期的计划经济和所有制结构使中国几乎完全丧失活力。1978年,在我们党和国家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先生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开始了永载人类历史的改革开放。当时,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封闭、落后、毫无活力的中国经济,改革从何入手?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开始,实行承包制,也就是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这是放权让利,此举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中国社会潜在的生产力爆发出来,一举打开了改革开放的局面,短短十年,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地变化,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中国经济上了一个台阶,中国开始崛起。在这个阶段,中国的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合作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所有制结构逐步形成全民所有制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可以想象,在改革初期,所有制结构还相对单一,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有待解决,人们的思想还没有完全解放,还不知道股票为何物的条件下,证券市场是无法诞生和发展的,连试的条件都没有。

  1992年,在中国改革开放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的时候,邓小平南巡讲话深刻地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其“黑猫白猫”、“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三个有利于”等理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确立了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方向,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高潮。可见,邓小平先生的思路是通过改革开放,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福利,放权让利,使人民群众从改革中受益,从而成为改革开放的坚定支持者,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历史进程,不可逆转。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有了前面改革开放十几年的发展和积累,中国证券市场诞生了。

  中国的证券市场从一开始就将上市公司股份划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这不是一个错误,而是一个现实的必然选择。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是其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建立的社会经济基础是私有制,也就是说,先有私有化,再有证券市场,这样其股份的全流通不存在任何障碍,而且是最合理的一种选择。反过来看我国的证券市场,建立之初正是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所有制形式也正处于由相对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向多种所有制并存的转型阶段,正是所有制形式多样共存的性质,决定了上市公司股份划分为国有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而为了防止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的转移和流失,保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流通。从这个意义上讲,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流通是非常合理的。

  历史的时针指向了2002年,以中国今天的经济实力和所处的国际环境,远非1978年和1992年所能比,我们去年的GDP增长达到了7.3%,这是在全球经济出现衰退的背景下取得的连续高速增长,可谓一枝独秀;我们去年加入了WTO,中国经济将加快与世界经济接轨,标志着中国真正地加入了世界经济大家庭;我们去年申奥获得成功,证明了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得到了世人的肯定,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从2001年6月到2002年1月间,中国的证券市场却暴跌了40%,多么不协调的音符,外人肯定觉得不可思议,那里发生了什么?我国的证券市场是否在预示着什么?是否在告诉我们,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又到了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一个转折的时刻?

  短短10年间,中国的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其对国家经济、人民生活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在这10年的时间里,证券市场极其充分地发挥了市场的融资功能,为国企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广大中小投资者满怀着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美好憧憬,投身其中,成为做出贡献的一份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市场,却不断演绎着造假、欺诈、操纵股价、内幕交易等丑恶行为,完全成了小丑们表演的舞台。种种丑恶行径,严重侵蚀着投资者信心,严重扭曲着市场投资理念,严重扭曲了股票市场价格。人们开始思考,并努力寻找这一切罪恶的根源——国有股、法人股一股独大及其不可流通。于是有人提出“推倒重来”,持这种观点的人要么是脱离实际的现代博古,要么就是有其险恶用心,不可不妨,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面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症结,人们提出“全流通”,方向是对的,但需要明确的是,国有股、法人股的流通并不能立即解决种种问题,而是全流通起来后要通过减持,逐步消除一股独大现象,才能从根本上最大限度地杜绝上述丑恶现象的发生,实现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还证券市场以本来面目。因此说,国有股减持是证券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要求,也就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内在要求,与社会保障基金无关。

  问题随之而来,国有股流通与否,不正是这个市场建立之初所面临的问题吗?国有股能不能流通,这个在当时不成为问题的问题,现在何以变得如此尖锐、突出?当时的选择是国有股不能流通,从来没有人对此提出过异议。现在要流通了,问题也就来了,难道现在就不存在国有资产转移与流失吗?如果国有资产的所有权性质是全民的,那么国有股减持的核心问题就是所有权的转移。所以,国有股减持的深层含义就是所有制改革,减持国有股也可以称之为放弃或部分放弃国有资产所有权。那么国有股减持给谁呢?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国有资产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人民数十年劳动成果的积累,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可以看成是国有资产量化的过程,国有股减持之前,其所有权性质是全民,国家代表人民行使经营管理权。从这个意义上讲,国有股减持的对象只能是全体中国人民,而坚决不能有境外资本的介入,这样,减持的过程就是还所有权、经营管理权于全民的过程,我称之为资本全民化。当然,国家要在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内选择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实现控股,取得经营管理权,掌握经济支柱。在这一过程之后,才可以谈到中国证券市场的对外资开放。

  理解了国有股减持的本质和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历史和现状,就不难找到国有股减持方法。

  首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尊重中国证券市场形成历史的前提下,客观地分析市场所面临的问题,不可无视历史,脱离实际,单方面追求国有股减持利益最大化。国有股减持所引申出的所有制改革,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将遇到的重大问题,解决得好,将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经济朝着健康蓬勃的方向发展。否则,将危及2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成果,造成严重的社会政治经济动荡,偏离改革开放的方向,使国家、人民、民族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我们应该像我们的前辈那样,站在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民族利益的高度,怀着宽广的胸怀,拿出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勇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够解决国有股减持问题。

  其次,要还利于民,让利于民,不可与民争利。我们现在所处的经济环境,要远好于1978年和1992年,当年,我们都找到了改革的突破口,使改革顺利进行下去,并取得巨大成就,其根本一点就在于放权让利,使广大人民群众从改革中受益。那么,我们现在还有什么理由不能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呢?从根本上讲,国有股减持过程中,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一致的,统一的,任何把两者对立起来的方案终将得不到市场的认可,遭到市场唾弃,也就无法实现国有股减持。

  再次,要依法减持。国有股减持应纳入法制化轨道,因为我们前面说到,国有股减持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是所有制改革的一种途径,如此重大的问题,事关改革开放的稳定大局,务必要经过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广泛征询社会各阶层意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利益,制定国有股减持相关法律,使国有股减持这项工作平稳有序地进行下去。

  最后,要集中全民智慧。在这点上,中国证监会已经开了一个好头,通过其网站征集了4000多份国有股减持方案,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分析、分类工作,并将初步成果——折让配售方案公之于众。尽管该折让配售方案较之前的方案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究其原因,是因为它试图用一个解决证券市场问题的办法来解决中国市场经济改革中所遇到的重大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试图用特殊性的办法解决普遍性的问题,其结果必定是漏洞百出,这也是国有股减持讨论了这么久也没有找到一个令各方满意的“多赢”方案的原因。

  国有股减持的讨论已经继续了7个月,包括两次试错,市场暴跌40%,数千亿的流通市值蒸发。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忍受着巨大的损失所带来的痛苦和愤怒,正逐渐丧失对中国证券市场的信心,丧失对管理层的信心,这将是我们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信心一朝被毁,将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那时我们将丧失国有股减持的时机,面对中国加入WTO的大背景,我们如何应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如何能够应付国际资本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冲击?又如何在这场国际化的竞争中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让我们坚信一点: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只有依靠人民的力量,才可以解决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本文观点 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所有媒体及网站要转载,请致电:(010)62630930转 5151联系。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与合作,欢迎踊跃投稿。(附:新浪网财经频道 征稿启事)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发表评论】【财经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广东商学院林文俏教授:重造牛市才能顺利减持
网友yszx3333:对当前中国经济与股市的一些看法
新浪网友张波:评张卫星国有股减持方案
中南财经大学张雨:非流通股票之具体实施方案(修正稿)
张雨:论以再融资方式来回购注销非流通股方案(修正稿)
分析:入住后发现质量问题可否退房
《南方周末》华生专稿:激辩国有股减持
网友孤烟:也谈股市的全流通
国有股减持方案大讨论专题


新 闻 查 询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短信传情不言中
对方手机
发送内容[最多60字]

选择闪电方式
您的手机
您的密码
索取密码  
闪电传情不看不行


分 类 信 息
:动画短片剧作大赛
   中国日报英语招生
   企业特区浙江城
   秀身堂减肥食品
   新年租车新领域
   买房租房二手房
:大众polo开始预定
   浦江工业园区招租
   ★巴西烧烤美味
:出国留学的摇篮
   欢迎加盟平安保险
:留学澳州首选澳宝
   友和道通商务网
:全新人才招聘信息
:便携式电话小灵通
:一诺广告设计印务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3361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