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在当前有关国有股减持方案的争论中,人们的争论焦点从国有减持的具体方法上升到了对非流通股的“全流通”的方案辩论,张卫星的方案似乎获得了众多人们的回应,股份制专家刘纪鹏也对此方案作出赞赏,真的如张卫星设想的那么简单的吗?只要解决了非流通股的流通问题,股市的所有疾病就会迎刃而解?
判断一项政府经济政策的成功与失败,应当根据广大人民群众对政策的接受程度,以及实践的检验,失败的政策往往会对人民群众和政府自身带来经济和政治的动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间方能纠正,因而当前的政府决策的质量对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的经济生活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目前政府和广大股民对股票市场的本质缺乏理性的认识,整个社会弥漫着股市创造财富的幻觉,历史上世界各国的股民也必和我们有过同样的经历。我们必须认识到财富从本质上看是上市公司创造的,脱离上市公司业绩的股票市场一定是没有前途的。政府的经济政策应当以有利于公司的治理为根本目标,其他的都是辅助性目标,“全流通”也好,“国有股减持也好”,“社保基金筹资”也好。
政府设立股市有几个目的,有为国企融资的目的,但更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股份制或现代企业制度(就是成为上市公司)来改造国企,实现公司治理这一根本目标,但是10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这样的股市指导思想是没有达到目标的,林毅夫教授提到他对上市5年的国有公司与非上市国有企业的的研究结果,这些公司在经营业绩和效率上没有区别。
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它的要点是什么?仅仅是多元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吗?实际上这一问题困饶了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直到当代的大经济学家,对于在经济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作用的公共上市公司一直没有一个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下一个10年在公司和组织理论上有可能产生重大的理论突破,从而使全世界的人们对经济生活产生更加深刻和理性的认识,
从而对政府的决策起到正确的指导作用。
回到当前的急迫任务就是国有股减持方法的讨论。这一问题之所以掀起如此广泛的争议,我意为是触及到了我们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核心。国家设立社保基金是一项重大的改革决策,不会有任何争议,实际上这是一项政府的支出决定,应当在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立即得到执行,社保基金和国有股减持完全是两个问题,不应当混为一谈。
在一项政府开支获得人民代表大会的同意后,政府提出了通过国有股减持来获得该项社保基金的来源,但是却在股市上得到了反对的信号。记得三峡建设的资金来源是通过提高电费获得的,这似乎很容易解决,从逻辑上讲出售国有资产是社保基金的非常好的来源,也是解决中央政府财政困难的一个方法。现在的实施性问题是,为什么一定要出售上市的国有企业的资产?既然政府在股市设立时规定了国有股和法人股的不流通性,那么作出这样的重大政策性调整,就必须有负责任的政策措施,这是维护政府信誉的需要,如果政府的政策出而反尔,人民群众对政府丧失信任,将对我国经济生活产生严重的打击。
从政治程序上来说,通过立法来提高税收增加政府的收入,是各国政府的通行手段,它简单明了,程序明确。通过出售国有资产来增加政府收入则是我国转轨时期的特殊行为,但是意义重大,前苏联就是在这一点上指导思想上的错误而导致全盘失败。国有资产成为权贵们掠夺的对象,强取豪夺国有资产而不是通过经营创造财富成为全部苏联改革的现实,这和我们的上市公司圈钱行为如出一辙,所幸的是上市公司在我国经济生活中还是有限的群体。
本人的政策建议是,国家应当出台意义更加广泛的国有资产出售政策,这并不是私有化,而是调整和盘活国有资产的政策,国有股的减持应当在这个政策的指导之下开展的,这样的政策会对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产生冲击,从而深远地影响公司的治理。而这一政策的目标并不是为了社保基金酬款,所得的款项有可能大的多,政策的目标一定是为了改善公司的治理。
从提高政府的科学和民主决策的水平的角度来看,这场辩论意义重大。政府的政策不应当停留在低层次的具体技术方案水平上,这样的政策的出台,无论是选择何种方案都会对市场和组织行为产生干扰,不利于最优的资源配置。政府的决策必须是宏观的和普遍性的,并有全面的平衡监督措施,将具体的技术选择留给企业和个人,对上千家上市公司和数十万的国有企业来说,只有每个企业自己才最了解它们最优的选择应当是什么。
国有股的流通是在这一国有资产出售的宏观政策的指导下的政府法规,它也具有相当的普遍和指导意义,无论政府对原股东怎样进行补偿,只要这一法规有利于公司的治理,有利于创造盈利,股市就不可能崩溃。而我们知道流通对公司的治理是有好处的,最重要的是经营者的业绩能够有直接测量的方法,对资产的增值通过期权也易于对经营者进行奖励,使经营者的目标和股东利益一致起来。在不流通的情况下,经营者是非流通股的代表,非流通股的增值只是纸面价值,这就诱发了经营者在资产上圈钱的行为,而不去考虑真正的股东价值,因为这样做经营者并不能获利。(海归硕士,现为国企高级管理人员)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所有媒体及网站要转载,请致电:(010)62630930转5151联系。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与合作,欢迎踊跃投稿。(附:新浪网财经频道征稿启事)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