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年底,委托理财资金的回笼情况备受市场关注。有委托理财业务的上市公司,在7、8月份仍是有出有进,到9月份后,不再有新的委托理财业务签约,10月份后,委托理财资金回笼的公告开始较多的见诸报端。但是,从四季度截至12月18日的情况看,上市公司委托理财资金回笼缓慢,由于有大批委托理财委托期截至到12月中、下旬,可能月底和元月份将会有较多收回委托理财资金的公告发布。
从6、7月份开始,鞍山合成、嘉宝实业等一些上市公司因投资项目的需要等原因提前终止了委托理财合同,成为较早收回资金的公司,其投资收益也都兑现,从而避免了在大盘暴跌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从下半年的情况看,至12月中旬,已经有约9家上市公司提前终止了委托理财协议,包括这9家公司,有约22家上市公司全部或部分收回了委托理财本金及收益共计约18亿元。相对于截至2001年9月中旬统计的,涉及委托理财的上市公司达到172家,委托理财金额累计216.65亿元的情况来说,委托理财资金回笼的情况并不乐观。
同时,从目前的情况看,仍然有很多地方值得忧虑。其一,如四川长虹(600839)已经收回4亿元本金及3200万元投资收益,但是,尚有7.5亿元的合同仍在执行中;中国化建(600176)将理财协议提前至6月30日终止,但是,仅收回200万元,其余资金计划在12月31日前收回;东风科技(600081)10月底合同到期,但是,迟至12月10日方才收回全部委托理财本金,并且没有取得约定的收益;联通国脉(600640)10月份收回的1.5亿元投资,也没有获得收益。更有福建水泥(600802)公告称,公司委托理财本金可能无法按时收回,并可能出现损失。
其二、委托理财资金呈高度集中的特点,受托资金量前十位的机构共受理了约86.6亿元上市公司的资金,占上市公司委托理财总金额的40%,其中任何一家公司出问题,后果都将是灾难性的,因为,我们尚只能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开信息来进行分析,而这只是委托理财业务的冰山一角,数倍、数十倍于以上公开数字的非上市公司的委托理财资金根本无从统计。正因为这样,前期盛传南方证券委托理财业务出现大面积亏损的消息,才会引起市场的恐慌。
其三、有“德隆操盘手”之称的新疆金新信托的一举一动备受市场关注,引人关注的是11月底,金新与常林股份(600710)12月25日到期的理财合同将续约一年。委托理财业务在市场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众多机构将可能采取续签合同或延期甚至趁券商增资扩股之机,将债权转为股权投资等变通方式渡过难关的担心,似乎正在变成现实的操作。再结合近期湘火炬、新疆屯河的难看走势,市场难免疑虑丛生;
其四、12月初,证监会发布《关于规范证券公司受托投资管理业务的通知》,从2002年1月1日起执行,同时规定,2002年7月1日后,未获得经营受托投资管理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一律不得再从事受托投资管理业务。稍后的12月17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建设银行获得经营委托资产管理托管业务资格,从此,建行可根据客户委托,对客户委托他人代为管理的财产进行同步托管,以保证客户资产的安全及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这些新政策的出台,使得委托理财业务将逐渐趋于规范,不能达到要求而进行受托理财业务的机构已经没有了合法的生存空间,而其受托资金在政策收紧后,套现的压力将更大,且时日无多。目前,已经结束委托理财合同的受托机构中,不乏各种民间机构。
综合来看,虽然委托理财协议的结算期大多集中在年底,但是,由于市场不振,真正的结算会拖延到明年上半年,经过委托双方的妥协,2001年报反映出的委托理财情况可能不会太坏,多数不会出现亏损。但是,庞大的委托理财规模已经形成的漏洞仍将在明年7月前对行情的发展构成巨大的压力,并可能在更长的时间内使得众多深陷其中的机构疲于应付。
汉唐证券裴海
新浪闪烁短信,闪亮登场,传情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