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节奏悄然提速 新股扩容高峰即将来临

2001年07月01日 15:12  证券市场周刊 微博

  胡东辉/文

  迄今为止,今年一级市场的新股发行数量并不多,比年初市场人士的普遍预期要少得多,因而二级市场的资金压力相对来说并不是太大,这也是今年股市大盘在总体升势不大的情况下也始终难以出现较大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人因此也产生麻痹情绪,以为市场跌不下去,甚至认为后面正在酝酿一波大行情。其实形成目前这种市场格局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新股的扩容压力并不大,一旦新股扩容加速,原有的市场平衡就将被打破,市场格局也必将发生变化。那么下半年是否会出现新股扩容高峰呢?对此投资者不能掉以轻心。

  应该看到,今年上半年新股发行之所以较少,并不是因为申请发行上市的企业太少,也不是因为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太少,而是因为今年上半年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从而耽搁了一些拟上市企业的发行上市工作。这些新情况主要是中国证监会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新股发行和信息披露的法规文件,严格执行核准制的规定,同时还酝酿并发布了《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这都影响到新股发行的正常进行,导致新股发行数量偏少。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的法规文件基本上都已发布了,减持国有股的可操作办法也出台了,可以说大规模发行上市新股的障碍已经基本上扫除了,扩容高峰随时可能来临。

  中国石化的亮相可以视为大规模发行新股的一个信号,这个发行流通股数高达28亿股的庞然大物的登场,标志着今年下半年的新股扩容已经悄然开始了。中国石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市场承受扩容压力的一块试金石,然而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很多市场机制的发挥是不正常的,可以肯定,在引进大规模的“战略投资者”的情况下,中国石化面向社会公共投资者发行的流通股将是很小一部分,大部分流通股都会配售给战略投资者,因此中国石化的发行成功那是几乎毫无疑问的,这种强烈的市场预期还来自于宝钢股份的空前成功所产生的那种效应。凡此种种都会使管理层对市场产生过于乐观的判断,从而加速推出那些等候已久的拟上市企业。

  然而宝钢股份的股价长期处于疲软状态的现状已经说明,目前的市场对特大盘股的承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更大规模的中国石化登场以后,其前景不会比宝钢股份还好,市场的乐观预期不久就将被证明是不正确的。目前的市场承载力具有一定程度的超水平发挥,很多小盘新股发行价畸高,上市以后的市场定位更高,使得市场的风险不断积聚。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新股的扩容高峰,市场的承载力便可能产生某种程度的断裂,从而使过载的市场产生连锁反应。当然这种不良的结果是很难预先看出来的,因此压力已重的市场在此之前还将继续承受更大的扩容压力,因为大家都已过分相信了市场的承载力。

  现在有种种迹象表明,新股发行的节奏正在悄然提速,新一轮的新股扩容高峰即将来临,通过发审会的新股数量明显增多,很多等待已久的新股将集中到下半年来发行上市。市场在惯性的作用下仍在默默地为每一只新股“买单”,仍然显得很有承载力,然而一旦出现变盘,就可能出现兵败如山倒的局面。对此,投资者也需要扭转牛市的“惯性”思维,对扩容高峰来临后的市场趋势变化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国防部:日方若击落我无人机属战争行为
  • 体育亚冠决赛首回合-恒大客场2-2首尔 视频
  • 娱乐冯小刚幽默聊春晚:办太好剥夺吐槽快感
  • 财经宗庆后语出惊人:中国不能再造房子了
  • 科技中关村e世界拖欠超200万电费将断电
  • 博客马未都:大黄鸭之父身材够棒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