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5月10日电(记者罗旭辉) 在今天举行的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资本市场高层研讨会上,前段时间在“股市大辩论”中大出风头的北京大学教授萧灼基做了长达1个多小时的演讲。
中国股市还有很大发展潜力———
经过10年发展,我国资本市场规模已经不小,但股票只有1/3能流通,流通股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低,比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不如。中国资本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他说:“有人担心发展太快会出问题。我说发展不但不存在问题,而且是解决很多问题的关键。”当前有的上市公司素质不高,怎么办?只有通过收购、兼并、资产置换、退市,发展一批素质较高的公司,减少素质不高的公司的比例。同时,随着入世和经济增长,不发展也不行。如金融业按照资本金充足率的要求,必须增加资本金。怎么筹集?靠财政有困难,只有通过上市筹资。“十五”计划要完成许多大项目,光靠积极财政政策是不够的,同样要靠发展资本市场筹资。
投资者队伍将进一步发展———
萧灼基说,国内现在有6000多万股民,只占全国人口的5%,城镇人口的20%,比一些发达国家50%以上的家庭参与股市的比重小得多。更多的人参与股市是大好事,这是改革开放的成绩,也表明群众的市场经济意识提高了,股市运作比较规范了,股民对股市发展前景有信心了。
他说,今后股市活动应发展到农村。虽然多数地方农民收入还比较低,不能马上参与股市,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一些发达地区的城郊,农民的收入已经越来越高,出现了一部分富裕农户,他们也要投资,所以可以考虑在这些地区开办营业部,进行远程交易,吸引农民进入资本市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将转变为城市人口,他们也将成为重要的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将被推到前台———
萧灼基说,培育理性的机构投资者,对市场稳定很有好处。有关部门提出今后几年要用超常规办法发展机构投资者,我很赞成。在美国,社会保障基金、养老基金是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今后这一块将发展起来,中外共同投资基金也会发展起来。
资本市场加快与国际接轨———
萧灼基建议,逐步开放资本市场,建立中外证券投资公司、中外证券投资基金,把资本市场作为引进外资的重要形式。同时逐步创造条件,吸引国外优质公司来中国上市。
他说,有人不让外国公司在中国上市,担心中国的资本被外国人拿走。其实,资本市场只有流动才是正常的。外国公司在中国上市,虽然可能拿走一些资金,但会有更多外国投资者购买中国股票,还能提高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形象。
突破证券业、银行业、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势在必行———
萧灼基说,分业经营、分业管理是美国上个世纪30年代股灾后制定的政策,背景是股灾使大量银行破产,大量投资人受到损失。经过70年实践,股市运作已经比较规范,法律、政策比较健全,股市监管比较严格,因此各国都先后取消了这种限制。入世后,我们面临与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人家混业经营,我们分业经营,业务差别很大。突破分业经营,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综合作用,使其与国外金融机构处于同一起跑线,势在必行。
国有股可以按原始股价格卖掉———
这是萧灼基在演讲中发表的最匪夷所思的一个观点。他因此宣称,减持国有股比例不是利空,而是利好。
他解释,减持国有股比例,政府将坚持多样化原则,各上市公司情况不一样,采取一种方式是无法涵盖的。具体办法,可以转让给基金,也可以给自己转让股权,甚至可以转让给原来的股民。如果采取一级市场配股的方法,国有股减持部分转让给原所有人,价格按配股价或股票上市时的价格,对股民来说,就有很大好处,等于让他们买到了配股或原来发行的原始股。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