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要闻公告 > 正文
年报披露如期完成 公司总体业绩有所增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1年04月30日 07:47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沪市上市公司业绩特点:

  ●上市公司总体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均有所增长。有370家公司业绩实现增长,占沪市上市公司数的61.5%

  ●上市公司分配情况大为好转,有424家公司推出了利润分配方案

  ●亏损公司家数有所增加,暂停上市公司将扩容。有41家公司出现亏损,加上PT公司,亏损数达46家,较上年增加8家

  ●2000年新上市的公司业绩较好

  深市上市公司业绩特点:

  ●上市公司主营业绩有所提高,平均主营业务利润比上年增长15.61%

  ●房地产业整体复苏,但分化加快

  ●“摘帽”公司的业绩与资产质量有较明显改善,一些公司已完成产业转型

  ●亏损公司比例与去年持平

  ●上市公司实质性分配情况有较大改善。有303家上市公司推出年度分配方案,占上市公司总数近60%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2000年年度报告披露工作基本完成。据统计分析,已披露的601家上市公司总体业绩和盈利能力均有所增长,分配情况大为好转。与此同时,亏损公司有所增加,暂停上市公司扩容。

  截至4月3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602家上市公司和6家暂停上市公司,除四砂股份(600783)外,均已通过指定报纸和指定网站披露了2000年年度报告。其中,金地集团、迪康药业等13家新上市公司采用上市公告书暨年度报告的披露方式。至此,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2000年年度报告披露工作基本完成。

  与以往年度相比,今年的年报披露进度进一步趋向均衡。截至2001年3月底及4月14日,上市公司年报披露进度分别为63.53%和79.9%,与去年同期相比,年报披露进度明显加快。众多上市公司年报披露“赶末班车”的现象大为改善。

  与此同时,投资者日益认可网上披露全文与报刊刊登摘要并行的年报披露方式。投资者不仅可以从报刊上通过相对简约的年报摘要把握公司最主要的情况,而且可以在网上查看年报全文,了解更为详尽的信息。2000年报披露期间,上证所网站的年报点击次数超过50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300万人次)上升66.67%。

  在披露内容方面,上市公司的2000年报在对摘要进行部分删减的同时,根据中国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2000年年度报告披露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相应地对投资者关心的“三分开”问题、大股东及公司对外承诺问题以及预计利润分配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更为详尽的披露。同时,上市公司还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上市公司2000年年度报告披露工作的补充通知》等规定,增加披露了以不同计算方式计算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使投资者可以更为准确、完整地了解公司主要财务状况。

  据初步统计分析,上证所已披露2000年报的601家上市公司年度业绩总体上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上市公司总体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均有所增长。沪市上市公司2000年报显示,有560家上市公司在2000年度实现盈利,占93%。与去年同期相比,已披露年报的沪市601家上市公司中有370家业绩实现增长,占沪市上市公司数的61.5%。初步统计发现,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2000年度利润总额指标较1999年度实现增长。已披露2000年年度报告的沪市601家上市公司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为105866.5万元,平均主营业务利润为20893.29万元,平均净利润为8353.31万元,分别比1999年增长了23.05%、21.19%和19.99%。601家上市公司的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2217元,加权平均每股净资产2.6834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277%,而1999年度492家上市公司的相应指标分别为0.204元、2.497元、8.17%,分别增长8.68%、7.46%和1.31%。

  ———上市公司分配情况大为好转。已经披露年报的601家上市公司中,共有424家公司推出了利润分配方案,占上市公司总数的70.55%。数据显示,上市公司不分配的现象大为减少,不分配公司的比例自1994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在进行分配的上市公司中,有352家公司提出了现金分红方案。

  ———亏损公司家数有所增加,暂停上市公司将扩容。在已披露2000年报的601家上市公司中,有41家公司出现亏损,占已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的6.8%,加上PT公司亏损数达46家,较上年的38家亏损公司增加8家。与去年相比,有19家在2000年实现扭亏,同时又新增22家亏损公司。与此同时,包括ST、PT公司在内的高风险公司未见减少。其中,ST永久 A、B股 、ST钢管 A、B股 、ST琼华侨ST郑百文ST百花村等5家公司在披露年报后,因连续三年亏损将进入暂停上市公司行列,故沪市PT公司将增为10家,ST公司将有16家。

  ———2000年新上市的公司业绩较好。据初步统计,2000年以来新增上市公司124家,这些上市公司的2000年报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2652元,加权平均每股净资产2.85'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30%。上述主要指标超过沪市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显示新公司的盈利能力较好。

  根据有关规定,证券交易所定期报告实行事后审查制度,目前上证所上市公司2000年年度报告的事后审查工作正在紧张的进行,此项工作预计于5月中旬结束。

  本报深圳专电 记者殷占武 截至4月30日,深交所516家上市公司中,已有515家按规定如期披露了2000年年度报告。至此,除ST金马外,深交所上市公司2000年年度报告的披露工作基本结束。

  据统计,已披露年报的515家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18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57%。总体来看,上市公司2000年度业绩呈现以下特点:

  1、上市公司主营业绩有所提高。据统计,2000年深市上市公司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为95610万元,平均主营业务利润为18333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49%和15.61%。

  2、房地产业整体复苏,但分化加快。去年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房地产业作为国家支柱产业,采取了大幅削减47项房地产税费等一系列措施,促使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得以改善。截至4月27日,深市已公布年报的23家房地产公司平均主营利润14764万元,平均每股收益0.18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4.66%和77.69%。但整个板块的分化严重,差距日益加大。业绩较好的如深万科,每股收益达0.48元,而业绩较差的如ST金田,每股收益为-1.82元。这说明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一部分公司抓住了国内住宅市场高速发展的机会脱颖而出,另一部分公司则仍未摆脱困境。

  3、“摘帽”公司的业绩与资产质量有较明显改善,一些公司已完成产业转型。从振新股份第一家公布年报至今,深市共有10家ST公司撤消特别处理。2000年年报显示,这类公司的业绩与资产质量均有明显改善,与去年相比,平均每股净资产由1.02元上升至1.29元,每股收益由-0.06元上升至0.22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由-3.21%上升至18.21%。“摘帽”公司绝大部分进行过资产重组,控股股东发生变更。在新入主的控股股东支持下,这些公司的主营业务明显呈现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的趋势,由房地产、化纤、运输向传媒、通讯、新材料等领域靠拢。如ST港澳原来主营房地产,并且资产质量差,现在在大股东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的支持下,已成功介入传媒产业。ST黔凯涤原来主营化纤,通过资产置换,现已成为一家从事数据通讯产品开发与生产的高科技企业。

  4、亏损公司比例与去年持平。2000年共有48家公司亏损,占公司总数的9.3%,与去年基本持平。

  此外,上市公司实质性分配情况有较大改善。有303家上市公司推出年度分配方案,占上市公司总数近60%。比去年增长166%;其中,90%以上的公司提出现金分配方案,比去年增加近一倍。

  年度报告作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有关监管部门高度重视。为确保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与完整,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中国证监会去年年末就向各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发出《关于上市公司2000年年度报告披露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就有关的信息披露进行了具体要求。其后,又颁发了《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对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和披露进一步作出明确规定。根据中国证监会的有关精神,深交所向各上市公司发出了《关于做好2000年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2000年年度报告工作的补充通知》,就年报的编制、电子文件的录入、文件的报送及落实执行证监会政策精神做出了进一步明确具体的规定和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市场透明度,深交所今年强化了有关上市公司预亏的信息披露工作,根据要求,有47家上市公司进行了预亏公告,有9家公司连续二次公布预亏,有8家公司连续三次公告预亏。同时,结合证监会今年出台的上市公司退市的有关规定,向PT及有可能PT处理的上市公司发出《关于加强信息披露揭示风险的通知》,要求有关上市公司向投资者充分揭示风险。针对个别上市公司存在以新闻报道形式对外披露2000年度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等不规范行为,深交所有关部门向上市公司发出《关于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的通知》,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提醒。为了使今年的年报披露更加均衡有序,深交所经过与上市公司沟通协商,合理地安排了各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时间,并在具体披露过程中注意随时进行动态调整,收到了较好效果。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年报披露呈现以下特点:

  1、内容更丰富,重点更突出。在往年披露资产减值准备、关联交易的公允性、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等数据资料的基础上,今年增加了披露按净利润计算的“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和“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加权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透过新指标,使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真实的业绩有了更清楚地了解和把握。同时,今年更加强调对上市公司“三分开”情况的披露,有助于广大投资者进一步了解公司规范运作状况。

  2、中介机构的作用日益增强。注册会计师的审慎执业是2000年年报披露中体现出来的又一特色,与往年相比,今年有关会计师在出具审计意见时表现更谨慎和中立。据统计,2000年年报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公司共85家,其中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9份、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7份、保留意见加解释性说明审计报告7份,解释性说明审计报告42份。

  根据证监会的有关信息披露规则,金融业上市公司聘请了经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特别许可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按国际通行的审计准则,对其按国际通行的会计和信息披露准则编制的补充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另外,这类公司还增加了对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风险管理系统的完整性、合理性与有效性的评价。

  3、年报披露更加均衡。与往年相比,2000年年报的均衡披露工作又有了新的突破。截至今年3月31日,67%上市公司披露了年报;截至4月15日,披露公司占总数比例达90.34%;而上年同期则分别为51.37%和73.63%,披露进度明显加快。同时,亏损公司一改往年集中在4月底披露年报的现象,48家亏损的公司较为均衡地披露了2000年年报。

  同时,通过年报披露,也暴露出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一些公司的大量资金被控股股东或其他关联单位占用;上市公司委托理财问题日益突出;部分公司违反有关规定税后提取激励基金;部分公司关联交易披露不及时,或不充分等。

  目前,深交所对上市公司2000年年度报告的事后审查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预计于5月中旬完成。

  (记者 张炜)


所属专题:2000年上市公司年报点评



发表评论】【谈股论金】【聊天室】【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四砂股份年报难产上证所对股票实施停牌 (2001/04/28 10:01)
顶风作案大胆妄为 析黎明股份假年报问题 (2001/04/28 09:04)
年报终于亮相 ST猴王严重资不抵债 (2001/04/28 08:00)
2000年年报基本出齐 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揭晓 (2001/04/28 08:08)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影视演出应有尽有--“五一”娱乐总动员!
五一旅游专题给您最快信息和贴心帮助
2001高考专栏全新推出 600所高校一网打尽!
来星座频道解读命运密码 把握爱情脉搏!
新浪网隆重推出手机短信顶级新闻服务
乐坛群星闪耀5-1工体 新浪网与你同申奥
中国队第7次冲击世界杯
GlobalEnglish 三个月练就流利口语



财经频道意见箱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