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要闻公告 > 正文
弄虚作假造成资不抵债 猴王破产咎由自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1年03月28日 18:23 北京晚报

  猴王面临生死抉择

  最近有两家上市公司分外抢眼,一个是连亏三年刚被PT的郑百文,一个是笼罩在死亡阴影之下的猴王股份。郑百文的是是非非由来已久,而猴王股份的半路杀出,则让人颇感意外。截至2000年底,资产总额才3.7亿元的猴王集团贷款本息已高达14.18亿元。今年2月27日,猴王股份的母公司也是它最大股东猴王集团宣告破产,一下把猴王股份推下了深渊,一夜之间猴王股份损失超过10亿元,成为了又一家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3月22日,猴王股份的三大债权人———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和工行总行联合向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猴王股份破产还债。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一旦立案,猴王股份将很难逃脱破产的命运,猴王股份可以说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中国证监会武汉证管办负责人则明确表示,ST猴王事件是大股东把上市公司拖上绝境的典型,信息披露没做好、上市公司运作不规范,是ST猴王陷入破产边缘的重要原因。对于ST猴王近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该负责人提出,要把ST猴王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全过程跟踪股份公司的行为,并指派专人负责此事。要加大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督促ST猴王在年报中充分披露有关财务风险及存在的问题。

  黑手伸向“唐僧肉”

  截至2000年底,资产总额才3.7亿元的猴王集团贷款本息已高达14.18亿元。猴王集团何以在短短数年间借到这么多钱呢?股份公司何以成为“唐僧肉”的角色?ST猴王的一些股东在接受采访时为记者解开了这些疑团。

  ST猴王前5大股东之一的一家单位负责人说,猴王集团此前有自己的融资渠道,是造成企业大肆借钱的重要原因。这位负责人介绍说,猴王集团的融资渠道由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集团下属的信用社吸收存款、通过武汉证券交易中心拆借资金和下属子公司在券商处融资。其中,信用社是猴王集团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到了1995年底,由于该信用社债务越来越多,有关部门对其进行了清理。武汉证券交易中心是猴王集团融资的另一个渠道。武汉证券交易中心于1994年停办,在还债清理时发现,当时猴王集团已经是入不敷出。下属子公司也是猴王集团融资的重要途径,这些向下属子公司的借款主要被集团公司用于炒股。由于融资渠道多而且方便,加上资金乱用和内部管理混乱,使猴王集团仅在1993、1994和1995三年中,不断将借款“变”为亏损。

  弄虚作假集大成者

  ST猴王堪称弄虚作假的“集大成者”。首先是利润虚假。ST猴王历年年报显示,该公司1994年到1996年三年的炒股收益高达5200万元。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审计发现,1994年到1996年三年间,包括ST猴王在内的猴王集团炒股大军分别在宜昌、深圳、武汉等地开设136个账户,动用10亿元巨款炒股,炒股亏损2.896亿元,透支欠债2.24亿元,共计损失5.136亿元,何来炒股利润?ST猴王做出5200万元炒股利润显然只是为保净资产收益率而做秀。

  资产虚假是ST猴王最致命的缺陷。2000年8月进行的ST猴王与猴王集团的“三分开”以及近来猴王集团破产资产的去向清楚地表明:直至2000年中期,ST猴王一直没有一块明确属于自己的资产。记者在宜昌市工商局注册分局了解到,ST猴王的资产是去年市政府下文后才划到股份公司名下的,此前所有权一直属于猴王集团。

  前后花费股份公司4亿元、历时三年向猴王集团收购的11家焊材厂和3家焊条厂不过是用一堆“垃圾资产”冲抵巨额应收账款,套取上市公司巨额现金。即便如此,这些企业事实上根本就没有过户到股份公司名下。如此运作以后,“收购”来的这部分资产转手又租给猴王集团经营,继续为ST猴王的虚假利润作贡献。2000年6月20日,由于长期借款给大股东、为大股东提供巨额担保、巨额贷款没有入账却没有履行信息披露义务,ST猴王遭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之后,ST猴王曾以一纸公告终止了“收购11家焊材厂”,但两个多亿的收购资金却去向不明。

  猴王重组难上加难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副总裁李晓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求ST猴王破产还债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眼看着资产流失而不采取果断措施进行止损。就目前的情况而言,ST猴王重组的难度很大。李晓鹏说,猴王集团的破产导致了猴王股份严重资不抵债,这使得本来就长期亏损、管理混乱的猴王股份进一步失去了继续生存的能力。正是这种情况迫使三家债权人依法提出了破产偿债的要求。

  他表示,华融注意到有关方面已经强调在猴王集团破产案审理中,要依法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如有违反《破产法》的问题,在清查中将进行纠正的表态。这是积极的态度,有助于保证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但这还不能表明猴王股份可以不破产而搞重组了。猴王股份的问题不是一个企业债务负担重,债权人上门逼债的简单问题,它的问题十分复杂。正是猴王集团的破产把猴王股份公司推向了破产的境地。

  他认为,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上存在的以“保壳”为目的的“报表重组”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建立上市公司退出机制,是规范发展证券市场的内在要求,是保证上市公司总体质量的必要途径,也是证券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功能的正常结果。今年2月22日证监会发布了《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规定了退市工作的操作程序,为建立我国证券市场的退出机制提供了制度保证。

  据了解,华融、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和工商银行总行营业部是ST猴王的主要债权人,分别拥有ST猴王1.08亿元、0.35亿元、1.08亿元的债权。ST猴王还对华融公司持有的猴王集团1.05亿元贷款负有担保责任。3月22日,这三大债权人已经向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请ST猴王破产还债。(本报记者 侯振威 贾中山)


所属专题:猴王集团破产案



发表评论】【谈股论金】【聊天室】【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昨天5亿今天改6.4亿 猴王的账越抹越乱 (2001/03/28 15:42)
华融公司认为ST猴王起死回生难度大 (2001/03/28 10:40)
华融债权委托代理人:猴王审计数据令人生疑 (2001/03/28 09:45)
弄虚作假“集大成” 解析猴王破产原因 (2001/03/28 06:33)
ST猴王是大股东把上市公司拖上绝境典型 (2001/03/27 17:25)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2001奥斯卡奖完全接触
新浪汽车频道改版:汽车新闻 用车修车…
新浪网网友个人专辑全新改版
男人女人频道倾力推出爱情小说连载
组图:超级名模王海珍展示世界足坛经典队服
时尚组图:人体艺术写真获奖作品展
新浪网滚动新闻每日1700条
享受手机短信息服务



财经频道意见箱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