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对陈秀华的采访,被特派办要求陈秀华协助调查而数次打断。有关人士对此次调查发表了看法:“此次调查的背景非常清楚,没有‘白条’事件和‘福蓄’事件的曝光,肯定就没有这次调查。”
◎采访期间,有消息灵通人士传达了另外的信息,特派办的调查,不仅仅是转配股问题,还有更重要的事项--操纵股价,即公司涉嫌炒股。”
◎2000年中期业绩之所以不佳,主要是公司的子公司--福州尤卡斯部分业务收入未到账,而这部分收入已于去年7月入账,2000年生产业绩大概会在0.3元之上。
福州市工业路因聚集福州市大部分工业企业而得名,闽福发股份公司就坐落在这条路的223号,近几年,工业路已没有了过去的喧闹--大部分工厂已处于停工休整阶段,而开工机器仍响着的不到两、三家,闽福发是其中之一
重组闽福发
闽福发是华生在国内资本市场上的第一块实验田,重组对有着国外求学背景的华生及他的助手们来说,理应是驾轻就熟的事情,虽然在华生之前,福州市政府曾有意用福州第一化工厂重组福发,但与华生及麾下的牛津—剑桥公司相比,孰轻孰重,当地政府心中一清二楚。短暂的谈判过后,协议鉴订。
1999年8月27日,闽福发公布1999年中期报告,尚未正式入主的牛津—剑桥就为福发公司送上了一份“大礼”--中期每股收益达到0.254元,利润增长的主要来源是与牛津—剑桥公司合作设立的福州尤卡斯技术有限公司。据闽福发管理人员介绍,福州尤卡斯公司主要从事质量体系认证业务,而这一业务是牛津—剑桥公司最擅长,亦是华生赖以发展的业务,将这块利润植入闽福发之中,明显是“赠予”的性质,这点连华生的助手刘名也不否认。
在目前国内方兴未艾的重组运动中,第一大股东明暗扶持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吃上免费的午餐,诸如此类层出不穷,华生也没有免俗,但在福州市政府看来,华生的可爱之处不仅仅是“赠予”,而且是实在:在尚未拿到股权的情况下,率先将买股权的款项1.37亿元的50%,总计6864万元划入福州市财政局的账内,而在付了4885万股的钱,只等到了3660.45万股的股票,在闽福发的持股股东中,福州市财政局还位列第二大股东。
三次风波
牛津—剑桥大把花钱,得到闽福发第一大股东的身份,将其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用刘名的话说:欲将闽福发打造成牛津—剑桥的旗舰,再通过资本市场上的系列运作,将产业做大,将牛津—剑桥做成全国知名的品牌。但想法与现实总是有不小的距离,在闽福发的重组过程中,最先浮出水面的是公司原第一大股东福州市财政局配股出资不实的问题,即后来在市场上炒得沸沸扬扬的“白条”事件。
重组中的第二次风波还是源于1997年的配股,在1997年底福州市财政局承诺全额配股时,福州蓄电池总厂以实物形式参与配股并进入闽福发。福蓄厂不仅未给闽福发带来效益,反而先后为福蓄偿还各种债务1600万元,提供担保1400万元,后由于该笔贷款1400万逾期未还,闽福发被诉承当担保连带责任,其银行账户被冻结。
闽福发的处境引起市政府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经多次专题研究讨论后作出决定,根据有关政策对闽福发国有股转让后职工安置等历史遗留问题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并责成相关银行不得在此项担保之外,将福蓄公司承担的其他债务的偿还责任转嫁给闽福发,11月15日,被冻结的账户被银行解冻,这场风险以牛津—剑桥的胜利而告终,但它与市财政局结下的“梁子”,化解的可能性似乎越来越小。
今年2月13日,记者赴闽福发采访时,公司正经历着第三次风波--证监会福州特派办正在公司调查,虽然闽福发的管理层对记者声称:仅仅是巡察,许多公司都会遇到,但证监会进驻公司的消息在职工中已是传得沸沸扬扬,记者碰到的每个员工皆知此事,据总会计师陈秀华的介绍,此次调查亦与公司的三次配股有关,1994年12月的第一次配股,市财政局放弃,1996年7月的配股,市财政局仅以红利配得其中的小部分,第三次配股,国家股部分全额配足,而前两次放弃配股而形式的转配股部分,其承销商兴业证券包销了大头,但其中的一部分流入了闽福发工会,经历年的运转,已累积有300多万股,类似情况存在于国内众多上市公司中,由于转配股上市的遥遥无期,这部分股票已被大部分人遗忘,但去年转配股的柳暗花明,使闽福发工会中的300多万股市价达到35000多万元。在陈秀华的眼里,这笔股票的来源,归属没有任何违规之处。记者对陈秀华的采访,被特派办要求陈秀华协助调查而数次打断。有关人士对此次调查发表了看法:“此次调查的背景非常清楚,没有‘白条’事件和‘福蓄’事件的曝光,肯定就没有这次调查。”
采访期间,有消息灵通人士传达了另外的信息,特派办的调查,不仅仅是转配股问题,还有更重要的事项--操纵股价,即公司涉嫌炒股。闽福发自1999年年头的7元多开始,一直涨到去年最高时的25元,3倍多的涨幅,暴利被谁拿走了?特派办的调查还未结束,至于有何结论,自有分晓。将闽福发做成牛津--剑桥的旗舰,是牛津--剑桥的理想,但短短的一年多时间,连续发生的系列事件会给牛津--剑桥带来什么样的阴影?还会不会有第四次、第五次的风波?这个问号在牛津--剑桥董事长、闽福发董事长兼总经理华生的心中应该是很大很大的。
福发员工感激华生
2000年闽福发的中期业绩让所有投资者大吃一惊:每股收益0.0007元,与1999年的业绩差距甚远,闽福发的重组是否如其他的许多重组一样,又是一个丑陋的重组闹剧?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张致远的回答是:“不”。
46岁的张致远自称已干了20多年国企的“一把手”,来闽福发之前是深圳一家大型国企的老总,与华生相交多年,受其邀请,主持闽福发的日常生产,因总经理华生长期不在公司,张致远实际上是闽福发的“掌门人”。张致远说:“去年的闽福发是稳定中求发展,今年是寻求再发展,2000年中期业绩之所以不佳,主要是公司的子公司--福州尤卡斯部分业务收入未到账,而这部分收入已于去年7月入账,2000年生产业绩大概会在0.3元之上。
总会计师陈秀华是闽福发的“老人”,1993年公司上市时就担任董事会秘书,据她介绍,过去的董事长陈国相在1999年离职时,对华生的评价是“有思想、有能力、把企业交给他,放心。”而她自己认为,重组给闽福发带来了生机避免了企业倒闭的风险,解决了由此带来的种种问题。
对华生的感激之情亦弥漫在普通员工之中,在与记者闲聊中一位员工说:“华生给了我饭碗,而且在去年转配股上市时,我也卖了个好价钱,每年的工资也在增加,在我眼里,他肯定是个好人。”今年2月20日,公司发布董事会公告,加大投资环保产品、通讯产品,空调产品,并拟近期更名。《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