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A股近期连续下挫 QFII却正谋划大举加码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27日 07:47 证券日报 | ||||||||||
本报记者 潘峰 就在A股市场近期连续下挫时,QFII却在积极筹谋,欲大举加码A股市场。多方消息透露,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可能于几周内向中国监管机构再次申请7亿美元的投资额度,从而超过目前额度最高的瑞士联合银行(6亿美元),成为中国股市最大的外国投资者。该机构原先已获准的额度为5000万美元。
从最初的2亿美元额度一路加码到6亿美元的瑞士联合银行更不甘落后,据悉在2月份就已经提交了增加额度的申请材料,而且倾向于申请的额度是越多越好。而包括几家美资行在内的多家QFII目前也在考虑申请增加额度。 一如既往的信心 去年7月9日,在中国A股市场投下QFII第一单时,瑞士银行中国证券部主管袁淑琴女士就坦言,外国投资者不在乎短期涨跌,更多是从投资个股的未来发展考虑。所以,并不是某只股票涨了就不买,就算某只股票的股价已经涨得很厉害了,如果它的股价相对于盈利能力来说还是合理的话,作为外资投资机构也照常会买。 其时,市场对于上述话语,除了下单的四只股票(宝钢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外运发展(资讯 行情 论坛)、上港集箱(资讯 行情 论坛)、中兴通讯(资讯 行情 论坛))短线出现异动外,并没有更多的感受和反应。毕竟,曾经有多少理念到了中国后,只能面对“无言的结局”。 但在宝钢股份披露2003年业绩报告后,市场才真正感受到了QFII的执着:8751.45万股的持股量,宝钢股份的第一大流通股股东,瑞银的动作多少有些超出市场的预期。宝钢股份是去年第四季度国内投资基金大规模减仓的对象,而且从技术走势来分析,瑞银的介入成本还是相当高的,估计其在宝钢股份上动用的资金规模就达到6亿元人民币,大约合7200万美元。瑞银敢于在高位如此大手笔承接宝钢股份,其气魄与胆识确实让人佩服。 如果将QFII资金高位介入宝钢股份理解为其介入时机并不是很好的话,那么其介入规模之高只能理解为是看好该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了。而且QFII开始持续不断地加码。 可以说,QFII持续加码的背后体现的是外国投资者对中国A股市场一如既往的信心。尽管外国投资者一直担忧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和价值评估,并且外界也日益担心中国蓬勃的经济增长可能减速,但上述QFII的举动是一个信号,表明外国投资者仍然对中国公司有兴趣。 始终不变的理念 海外成熟市场的投资理念较之国内机构更重视长期?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投资前景。相比于国内投资者的长线投资,QFII可能是从超长线投资的角度来分析和买卖股票的。 而在一个有众多价值型专业投资机构参与的市场中,无理打压股价通常不容易骗到筹码,所以只要QFII认同某公司的价值,在没有可靠的打压机会的情况下,这些股票通常不会出现底部洗盘;相反,对股价的拉抬会较强悍,并且可以高至市场不认同的境地?差异主要在于国内投资者多数只考虑今年和明年的市盈率,而QFII计算的可能却是五年乃至十年的平均收益,两者认同的合理价可能相差很大?。 仍以宝钢股份为例,即使从2003年初算起股价已翻了一番,但至今仍在8元以下,而且是以人民币计价的,换算成美元还不到1块钱,这在美国股市上可是难得一见的,此时不抢,更待何时?至于其未来的发展前景,相信会在适当的时候真正体现出来。 更何况,QFII的进场脚步在提速,其策略也不会一成不变,虽然其投资理念不会有根本性改变。袁淑琴就曾明确表示,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以及研究力量的充实,瑞银对A股公司的研究也会进一步深入。如果说去年是以特大型公司为主的话,那么今年的目光将扩展至大中型公司,而行业的研究面也会逐步增加。更重要的是,“长期投资并不等于长期不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