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走马换帅”内幕 谋求上市一箭双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2月09日 11:24 中国产经新闻报 | ||
“最近公司高层领导换人,我们没心思工作,大家都在观望。”一投资者在11月21日致电国泰君安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时得到这样的信息。 11月28日,公司召开董事会,免去原董事长王晓同董事长职务,由副董事长袁平代理董事长一职。 12月5日,公司召开第二次董事会,选举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陈步林为国泰君安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记者近日从国泰君安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其实,公司早在两个月前就已经任命陈步林为投资管理公司的党委书记,并从任命的那天起就开始上任。关于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一职早已内定为陈步林,此后开的董事会只是一个形式。 根据规定,作为被推荐的董事长候选人,还需要在股东大会上被选为董事,然后被董事会选举为董事长并报中国证监会备案后,才算完成所有的法定程序。这大约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新人、旧人 国泰君安投资管理股份公司由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按持股比例共同发起成立,其主要任务是承接国泰君安证券的不良资产和部分非证券类资产。上海市国资委是其第一大股东。 陈步林曾任上海市财政局局长、税务局局长、国资办主任,对于如何管理国有资产自然是轻车熟路。在此前上海国资委对国泰君安证券公司注资时,陈步林就代表第一大股东成为国泰君安证券公司的副董事长。 一个没有经过求证的说法是,王晓同原是国泰君安证券公司天津营业部的总经理,在国泰君安投资管理公司成立时被调到上海这边任董事长。 高层换人的背后 国泰君安投资管理公司高层换人的原因和早在今年2月底国泰君安证券公司高层换人的原因相似,在人事调整背后表现出的是一些股东近年来对国泰君安管理层的表现不甚满意,其中主要是不良资产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不良资产一直是困扰券商的最大问题。中国证监会机构监管部主任李晓雪,曾在2002年7月初于清华大学召开的“中国国际金融研讨会”上,第一次向外界透露国内券商的经营现状是:截止到2002年5月,118家证券公司的不良资产为460亿元,不良资产率超过50%。但业界人士称,460亿元的数字仅仅是谨慎计算的结果,而且,这个数字是在证券公司已经完成了一轮增资扩股和资产剥离后的统计结果。 据了解,券商的不良资产主要有五类:一是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良债权;二是亏损的投资;三是营业部资产;四是早年投资的房地产;五是由于内部管理混乱,跑、冒、滴、漏形成的亏损。到目前,国内多数券商留下的非证券资产中,因房地产投机行为导致的房地产资产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这也是非证券资产的成因之一。 现在各大券商都在纷纷采取各种方式,抓紧剥离不良资产,为自己的前途做打算。国泰君安投资管理公司就是国泰君安证券公司在准备上市时把不良资产剥离出来而成立的,为的是证券公司那边可以轻装上阵。 国泰君安投资管理公司成立时照单全收了证券公司的大量不良资产,通过实行平行剥离方案,采用经营的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平行剥离方案效果究竟如何?资产管理公司业绩怎样?成立资产管理公司会不会形成新的不良资产?国泰君安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成立之初曾拒绝媒体的采访,称“现在还不是时候”。 记者在12月8日又打电话到国泰君安投资管理公司债权部,同样提出了上述问题,却被告之“现在问这个问题还不是时候,目前有很多内部问题。”当记者追问是什么内部问题时,债权部的人说“现在还不到披露的时候”。 国泰君安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实际上处在一个调整的过程中,只是简单地在对一些债权进行收账。如何处理这些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也并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实际上,对这些不良资产的处理方法,只是处在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中。 历史包袱 国泰君安的不良资产要追溯到国泰证券和君安证券合并时。 1999年8月,在国泰证券与君安证券合并时,人们普遍认为是优质的国泰兼并了坏账累累的君安,但当时一份为此次合并提供的审计报表却显示,这两家公司的资产状况几乎同样恶劣,不良资产比例奇高,都处于破产边缘。清产核资得出的结论是国泰和君安的资产状况都不容乐观,在评估确认两公司的净资产分别为171169万元和105546万元之后,又明示其逾期债权分别为161668万元和99498万元,均占到净资产的九成以上。 在国泰与君安合并后,新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上海市政府持股比例约为16%,2001年,上海市财政局将其股份划拨给上海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同年底,上海市国资公司向其他股东收购股权,将其持股比例从16%增持为33%。据上海当地一家媒体披露,这次重组,上海市政府向国泰君安注入了18亿元资产,在完成资产剥离时,又与上海市国资局以债转股的方式将大量无法收回的债权转移了出去。 上市与资产剥离 早在国泰和君安合并时,主管官员曾表示过优先考虑国泰君安证券公司上市。 在国泰证券和君安证券合并时的董事会上,国泰证券代表股东单位的十几名董事得知公司因逾期债权过高,要打对折处理为对国泰君安的出资,心里感觉难以接受。 国泰自身就是一家资产负债率相当高的证券公司,但在过去数年中又把大笔款项拆借给他人。其中有9亿多元拆给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用于房地产投资和非法国债回购,致使大量债权到期无法回收。据统计,在国泰高达16.1亿元的逾期债权中,有8.78亿元已逾期3年以上,5.2亿元逾期两至3年。 按照国际惯例,逾期3年以上的债权评估值为零,不满3年者均需按逾期长短相应减值。 国泰本来的注册资金总计11.785亿元,如今净资产只能折成90335万元。投资人当初每1元的出资,现在只能折合成0.77元!有关主管官员曾在不同场合表示,将来可考虑较早批准合并后的国泰君安上市,并将让其发行20亿元金融债。这种“政策性扶持”大大缓解了董事股东们的怨气。 国泰君安证券公司一直有上市的打算,因为由老券商脱胎而成,不良资产一直是困扰它上市的问题。好在有大股东上海国资经营公司的支持,用自己的一些优质资产置换了国泰君安的部分不良资产,后来公司把不良资产剥离出来,让它轻装上阵。 业内人士透露,国泰君安证券公司在成立初期亦深受不良资产的负累。当时,国泰君安证券曾酝酿发售面额达数10亿元的可转债,以缓解公司的资金压力。但时过境迁,可转债发行案已无疾而终。公司发起成立的国泰君安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国泰君安清理不良资产的最新途径。国泰君安宣布,尽管两家公司的股东构成完全相同,但业务上已无联系。 成立新的公司经营这些不良资产,对国泰君安证券来说,可以从繁重复杂的处理不良资产业务中解脱出来,致力于主业的经营,这也是丢卒保帅的一个办法。并且对于新的资产管理公司来说,专业化的管理使处理工作效率提高,这是个好的趋势。 剥离资产后的国泰君安证券积极筹备上市,而投资公司则将采用资产管理公司的模式,采取各种方法清理、盘活资产。据说引进外来资金、策略性投资等盘活资产的方法都在考虑之列。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公司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处理不良资产,但实际上是“雷声大,雨点小”。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对原证券公司来说自然是甩掉了包袱,但是由于资产质量差、股东利益难以协调等原因,效果仍然不是很明显。 早在国泰和君安合并之前,就有很多的债权,尤其是逾期债权。像这种老牌券商在上市时并不占优势,因为成立时间越长,不良资产就越多。所以,这些公司的不良资产处理任务也比较重,国泰君安的资产剥离明显存在着政府支持的优势,因此有业内人士建议,鉴于证券公司自身消化不良资产的能力有限,要化解大量不良资产的风险,还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参与。可以参考国务院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办法,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以账面价格收购券商的非证券资产,集中进行处理,但这样的选择显然会让政府付出一定代价。(记者 鲁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