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QFII”在行动 预期有望在第二季正式投资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3月12日 09:30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 ||
□本报记者王令 尽管不少境外机构投资者对QFII的外汇管制和进入门槛存有意见,但已有不少准QFII在悄无声息地筹备落实有关如何汇入本金等具体的操作。 日前,德意志银行公开宣称计划向有关部门申请2—3亿美元的QFII投资额度,在拿到 据了解,以港资和台资、日资以及欧美机构投资者为代表的三类投资者将成QFII主流。目前市场将焦点普遍放在欧美的养老基金、共同基金、银行等机构投资者身上。毫无疑问,这些机构管理的资金规模庞大,声誉卓著,在引导整个市场的投资理念和资金流向方面均影响不小。 据了解,目前台湾和香港有几十家定位于投资中国市场的基金管理公司,他们近年来一直通过投资H股和B股获得不菲的收益,对国内证券市场的投资理念、制度建设、企业运作等也有一定的积累。有专家认为,十年前开始实行QFII的台湾的机构投资者作为过来人,应该具有较明显的投资优势,他们对内地市场较为熟悉,对海外投资者的特性较为了解,也清楚市场将如何演变。有海外投行人士透露,新加坡等一批亚洲投资者作为投资台湾的QFII,也强烈希望获得内地的QFII资格。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投资者也是QFII的重要一员。十年前日资机构就开始通过投资B股试水中国市场。近年来,随着日本股市持续低迷,日本部分投资者投资香港和内地股市的意愿较强烈。去年下半年,中银香港环球招股时,日本投资者占相当大的份额。据悉,野村证券为了应对客户的需求,也积极参与首批QFII的预申请。 不少境外机构坦言,尽管开始投资A股市场的资金量不大,但意义重大,积极争取首批QFII资格为其以后争取更大的投资便利创造条件。对于摩根斯坦利而言,投资中国股市的初期规模虽然不大,但早进入一个新市场,可为整个集团以后大规模进入做准备。事实上,从韩国、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来看,“早进入早受益”是经验之谈,通过派驻基金经理和研究队伍,可以使集团抢先积累起投资新市场的经验,为以后加大投资力度和获取高回报打下基础,当然同时也有利于下一步争取更多有意投资中国内地市场的海外客户。 有银行界和投行界资深人士估计,首批QFII最快会在三、四月出现,预期有望在第二季正式展开投资。(证券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