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处理之后,国有股退出再度浮出水面。只是,同以前尝试向二级市场减持的方式不同,目前则是另辟蹊径,向民营企业、公司管理层和外商转让——“三套车”拓展国有股转让新路径。
最近一个多星期以来,上市公司国有股转让的消息接连不断,先后有鹏博士、胜利股份、福州大通、荣华实业等数家公司公布国有股转让获财政部批准的消息。
据有关统计,自8月中旬方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转让获批以来,已有20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国有股股权转让或者获批的公告。
另据有关人士透露,非上市公司国有股转让的办法亦在加紧制定之中。
联想到以往上市公司国有股转让马拉松似的漫长的审批过程,市场已经强烈感觉到国有股权转让速度加快的信号,各相关主管部门审批的时间大大缩短。
在这些转让中,不仅以前并不为人所知但动辄出资数亿的民营企业凸现出来,而且管理层收购(或称MBO)亦开始崭露头角,成为另一支重要力量。再加上向外资转让政策的逐渐落实,国有股转让的“三驾马车”已开始“笃、笃”向前。
花开两朵另表一枝
国有股转让是国有资产布局和结构战略调整的必经之途。经过一年多的纷纷扰扰之后,向证券二级市场进行减持的设想在今年6月24日彻底叫停。但是国有资产的重新整合并不能因此而中止。作为建立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最基本的制度安排,国有股权从大部分竞争性和非基础性领域退出,并实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目标,是我国经济发展中迟早要面对的一道逻辑题。只是在加入世贸组织后显得更为迫切。
显然,国有股转让需要另辟蹊径。
最近,随着《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和《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出台,国有股转让的三条新路径渐次显山露水。同向二级市场减持相比,这些路径明显避开了纷扰市场的两类不同性质股权间的同股不同价等“扯皮”问题,求得曲径通幽之效。
从目前转让的办法来看,国有股虽然实现了转让,但其不在二级市场流通,并不影响流通股持有人的权益。这个“一箭双雕”的办法,一方面表明国有股权在一些领域退出的坚决,也显示了管理层在处理这一问题上的“智慧”。
三路并进转让加速
这些转让是如何进行的?
其中,向民营企业转让成为国有股退出的主要途径。从近期的公告中可以看出,一些民营企业或民营背景的投资公司由此浮出水面,成为受让国有股权的主力军。如重组ST中纺机的斯威特集团。斯威特10年前以生产点钞机起家,已成功开发高新技术产品100多项,总资产超过10亿元。几年前曾因成功重组一钢异型(现更名上海科技)而名噪一时。
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在上市公司重组和国有股权退出中,民营企业仍将扮演主要角色。
与此同时,还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或准备尝试MBO。实际上,几年来一些上市公司如特变电工、佛塑股份、宇通客车、深方大、粤美的等已经作了尝试。近日,胜利股份成功实施了MBO,国有股全部退出,管理层通过间接持股成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成为《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正式颁布以来首例获批的MBO。也由此,一向遮遮掩掩、讳莫如深的管理层收购大有升温之势。
从日前在上海举办的“中国MBO(管理层收购)与投融资国际研讨暨洽谈会”上,主办方人士甚至乐观地预言“明年将是MBO年”。
相比较之下,向外商转让目前还停留在框架上。但“春江水暖鸭先知”,已经有一些地方和公司率先启动。比如深圳市,通过国际招标,转让深圳能源集团等五家市属国有企业部分股权,引起强烈反响。包括深发展等在内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已经找到了买家。
虽然向外商转让国有股权启动最晚,但没有人否认这将带来最具深刻意义的变革。不少专家指出,其意义不仅在于实现了国有股权的转让和退出,而且通过向优秀外商转让,还能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再造,这将是国内上市公司迈向更高一个层面的捷径。
布局调整好事多磨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据有关人士分析,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必将对国有股权变动产生重大影响,分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意味着上市公司国有股日常管理、变动审批的效率都将明显提高。
毫无疑问,作为国有资产结构和布局战略调整的一部分,国有股转让的步伐将会加快。但是,国有股转让是个牵涉面甚广的行动,是一项需要长期探索的工作,既不能要价过高实现不了转让,也不能为了转让而低价出售。但是,在国有股的转让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情况。比如有的MBO个案中出现了以低于净资产值很多倍的价格成交;再比如在向民营企业转让中,有的受让企业并非真心参与企业,而是为了套取在二级市场上的利益;还比如在操作过程中较为普遍存在的不透明现象。这说明国有股转让尚需要更多的探索。
但不管怎样,应充分利用市场体制,比如拍卖、招标等各种方式,求出合理的转让价格,提高转让透明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