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毅颖
有公开消息报道,中国海洋石油公司重组改制旗下存续企业,着力打造中海油田服务公司,现正紧锣密鼓将其推向国际资本市场。此番操刀上市的领军人物傅成玉,是被海外投资人一直看好的中国海洋石油股份公司原总裁。是什么原因让其离开令人羡慕不已的职位,二次试水国际资本市场?如果单就融资而言,即便结果再好,简单的重复也称不上再次辉煌
。如果是为了避免以往上市之路遭遇的国际资本市场寒潮,那么现在的海外股市更是哀鸿遍野,岂是哪一个人可以左右的?一则看似平常的消息背后有着不平常的意义,总公司更深层次的意图不言而喻。
回顾2000年以来中国国企垄断行业的改革,当属石油三巨头的整体重组、整体上市最为抢眼,最为艰难。与中石油、中石化两个老大哥相比,中海油有着诸多优势。作为一个设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公司,中海油的辉煌业绩的确不容置疑,甫一出生就是外向型改革式的操作,如果把它作为用改革开放思想构建中国特大型国企的成功模式和样板,恐怕不会有人反对。资本市场比喻中海油是国企中的一块“精肉”,其业已海外上市的股份公司则是精之又精。由此而引发的一个尖锐问题就是,中海油在整个国企改革中究竟有没有参照意义和可比性?在成功实现海外上市的第一步跨越之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剧烈变化必然要极大地冲击这些已经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更为复杂的考验接踵而来。当成功已经变成巨大压力的时候,第二步的突破口在哪里?
中海油把目光落在了存续公司的改造上。“存续”的概念于中国是一个比较新鲜的名词,始自第一个整体重组海外上市的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为了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造并成功上市,中油旗下154万人中只有不到1/3进入了股份公司,大于2/3被设计到存续公司,这在国企改革中不啻是一种地震般的冲击,相继完成海外上市的石油三巨头在体制构建上都采取了这一模式。尽管有着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许多始料不及的情况一次次撞击得企业领导们寝食难安,最大的不安莫过于企业与社会的稳定,莫过于职工的生活安排。这种后顾之忧不解决,企业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轻装前进。笔者在进行相关专题调研与报道时,无论在何种场合,但凡论及“存续公司”,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企业老总们皆讳莫如深,顾左右而言他。毫不夸张地说,在进行国际接轨与兼顾中国特色的路径探讨时,这是所有老牌国企真正的“软肋”,存续公司的生存与发展是企业管理层必须正确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强调化解改制压力,努力解决就业矛盾的大前提下,在石油行业改革已经完成第一步主业上市的大背景下,第二步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存续企业的出路。这一步解决不好,轻则拖了上市公司的后腿,重则使前面的改革功亏一篑。这是比卖优质资产难上千百倍的事情。
同样的事情如果从负面设计,会变成负担和压力,如果从正面解决,未必不会产生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目前中海油总公司共有2.1万员工,第一个上市公司仅有1000人,比例为1/21。作为第二个准备海外上市的油田服务公司,是集团的存续公司之一,经过改制重组,自愿内退剥离之后,现有5000名员工。与国际同类公司相比,略显人多。中海油管理层尽管少有历史包袱的压力,但“冗员过多”这个国企最大的包袱是谁也绕不过去的。据接近公司上层的人士透露,中海油高层并不认为这是公司的劣势,并坦言员工是企业的宝贵资源,强调在科学管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把压力变成动力,有信心、有能力搞好存续企业,并且使之活得不比主业上市公司差。这种辩证的思路应该是有启发性的。
基于这样的思路,可以肯定地说,中海油此番操作存续公司海外上市,有着极大的挑战性和示范意义。第一是观念创新。其主导思想是:在解决存续公司的问题上,必须强调中国特色,立足扩大业务,内部消化,以服务和利润为核心,堵死靠上市公司养存续公司的路子。第二是探索存续公司的发展之路。国企纷纷拿优质资产上市,存续企业怎么办?通通死掉决不是上策也不公平。中海油希望通过海外上市,把存续企业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强势公司,而不是母公司的衣服或政府保护下的弱势群体。第三有利于强化集团公司内部治理,提高上市公司透明度。以往外界认为我们企业关联交易过多,现在中海油把油田服务单独拿出来与国际同类公司公平竞争,公开操作,外在的压力迫使公司必须杜绝幕后交易,做大做强。
据悉,重组后的中海油田服务公司是国内最强的海洋石油服务公司,也是亚洲惟一一家对石油公司提供综合性服务的专业公司,计划在年内完成海外上市。
|